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嗣奉的意思、嗣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嗣奉的解釋

謂繼前人而敬受。《三國志·蜀志·張飛傳》:“朕承天序,嗣奉洪業。”《晉書·慕容超載記》:“朕嗣奉成業,不能委賢任善,而專固自由。”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臣父 德明 ,嗣奉世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嗣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嗣奉”由“嗣”(繼承)和“奉”(恪守、敬受)兩字組成,核心含義為繼承并恪守先人的遺志、傳統或事業。例如《三國志·蜀志·張飛傳》中“朕承天序,嗣奉洪業”,即表達帝王繼承先輩基業的莊重态度。

二、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帝王或重臣表達繼承先業的決心,如《晉書》中“朕嗣奉成業”。
  2. 家族傳承:在家譜中,可指繼承家業者(包括繼子或旁系親屬),如“嗣奉世基”。
  3. 文化傳統:強調對前人思想、制度的延續與尊重,如司馬光《涑水記聞》相關記載。

四、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嗣奉”的使用較少,但在描述文化、家族遺産繼承時仍具文學色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敬守與延續的雙重内涵。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家譜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晉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嗣奉

嗣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二個字組成。其中,“嗣”是聲旁字,由口部和巴部構成,總共有13個部首和16個筆畫。“奉”是邊旁字,由大部、二點水和複部構成,總共有8個部首和9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大師》一書中,意思是接續、傳承。後來引申為繼承、接受、承擔等含義。

在繁體中文中,“嗣奉”仍然保留着同樣的寫法和意義。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似。例如,簡化後的“嗣”字在古代寫法中形如“口+責+子”;而簡化後的“奉”字在古代寫法中則是“大+二點水+自”。這些變化主要是由于字形演變和隨着曆史發展的需要而産生的。

以下是使用“嗣奉”這個詞的幾個例句:

1. 他将繼承家族的嗣業。

2. 她以虔誠的心态嗣奉祖先的信仰。

3. 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他對知識的渴望一直在不斷奉獻和嗣承。

組詞方面,可以與“嗣奉”搭配使用的詞語有:

1. 嗣續:接續、繼承。

2. 奉獻:恪守、奉行。

3. 承擔:負責、承接。

與“嗣奉”相反的意思的詞語主要有:

1. 廢棄:放棄、舍棄。

2. 抛棄:遺棄、離棄。

3. 違背:違反、背離。

綜上所述,“嗣奉”是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詞語,意味着傳承、繼承和接受,常用于形容人對信仰、家族、知識等的承擔和傳承,并與“嗣續”、“奉獻”等詞語相互搭配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