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舒鴈 ”。
關于“舒雁”的詳細解釋如下:
本義:
“舒雁”是“舒鴈”的異寫形式,在古代文獻中指代鵝。例如《禮記·内則》提到“舒鴈翠”,鄭玄注釋“舒鴈,鵝也”。這一用法源于大雁(候鳥)與鵝在形态和習性上的相似性。
詞源解析:
在當代,“舒雁”常被用于名字,其含義結合了單字的象征意義:
《舒雁》是指雁飛行時表現出的悠閑、舒適的姿态。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自在、暢快的飛翔狀态,也可比喻人們在生活工作中的舒適、寬松和自由。
《舒雁》的部首拆分為“臣”和“鳥”,其中“臣”表示身份地位,而“鳥”表示鳥類。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舒雁》共計11個筆畫。
《舒雁》這個詞是從古代的文學作品中衍生而來的。它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詩中,描述了秋季晚上的自然景象,描繪了“舒雁引高飛”的壯麗畫面。
《舒雁》的繁體字為「舒雁」。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常常發生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人們在書寫《舒雁》時,可能會采用略微不同的字形。然而,由于找不到确切的資料,我們無法提供更具體的古時候書寫形式。
1. 雁兒高飛,展翼舒雁,自在地劃過天空。
2. 他在工作中感到如同舒雁一樣自在自由。
1. 舒適 2. 舒展 3. 舒服 4. 舒暢 5. 舒心
1. 自在 2. 悠閑 3. 寬松 4. 暢快 5. 逍遙
1. 緊張 2. 拘束 3. 不自在 4. 壓抑 5. 糾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