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黍穗的意思、黍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黍穗的解釋

亦作“ 黍穟 ”。黍的穗子。 唐 賈島 《酬姚合》詩:“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後早秋時。” 金 元好問 《雁門道中書所見》詩:“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元 顧瑛 《餞謝子蘭分韻》:“隻今僦屋在美裡,黍穗雨黑波搖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黍穗是漢語中描述禾本科作物形态特征的複合詞,由"黍"與"穗"兩部分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黍"指一年生草本植物,屬禾本科,籽實淡黃色者稱"黍子",去皮後稱"黃米";"穗"則指禾本科植物的聚生花實,由莖端發育而成的花序結構。

從植物學角度分析,《中國植物志》記載黍穗為圓錐花序,由主軸延伸出多級分枝,每分枝着生數枚小穗。每個小穗包含兩朵穎花,基部被兩枚穎片包裹,上部小花可育,下部小花退化。成熟時穎果呈橢圓狀,表面光滑,直徑約3毫米。

《齊民要術》農學典籍中記載,黍穗形态與産量密切相關:"穗大者粒密,長尺餘者,畝收二石"。其形态特征包含三個鑒定要素:一是穗長通常在15-30厘米間;二是分枝呈散開狀或半散開狀;三是籽粒着生密度受栽培條件影響。

該詞彙在古詩詞中的文化意象可追溯至《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穗"。漢代鄭玄箋注:"黍秀穗則低垂",生動描繪了成熟黍穗因籽粒飽滿而自然下垂的形态特征。這種物候現象後被引申為謙遜品格的象征。

現代農學研究表明,黍穗的發育過程遵循禾本科作物共性規律,其分化過程可分為七個時期:生長錐初生期→穗軸分化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藥隔形成期→抽穗期。每個階段的形态變化均可作為田間管理的生物學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黍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性和曆史感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黍穗”由“黍”和“穗”組合而成:

二、文學與文獻中的引用

  1. 唐代賈島《酬姚合》詩:“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後早秋時”,描繪黍穗與豆苗在古道上蔓延的景象,展現田園秋色。
  2. 金代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以“黍穟”(即黍穗)反映農作物因幹旱延遲生長的困境。
  3. 元代顧瑛詩句:“黍穗雨黑波搖空”,通過黍穗在風雨中的動态意象,烘托出蕭瑟氛圍。

三、延伸含義

在古書中,“黍穗”有時也借代黍的全株,如《漢語大詞典》提到其可指“黍這種植物的成熟後聚生在莖幹頂端的花或果實”。這種用法常見于詩詞或典籍中,具有借物抒情的文學功能。

四、植物學特征

“黍穗”既是一個具體描述農作物部位的詞彙,也承載着古代農耕文化與文學意象的雙重意義。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跛眇長久日長胥蟬佩稱體載衣崇論谹議臭熏熏傳疑嗒嗒恩數法鼓法軌煩悖梵王家發妝葛屦履霜攻燔诟侮鬼域歸止荒荒奬砺教宗赍嗟金镳玉辔經受泾溪金機金圖書衎爾口采褲衩馗廚郎亢浪婆鍊軌犁鹕秘幻納交潘陸跑馬燈匏竹匹合貧雇披闼全壽三徵閃綴生長點書屋頌言銅圍鐵馬吐訴忘恩失義王師聞譽誣僞無形之中相形小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