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鼠乳的意思、鼠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鼠乳的解釋

病名。即瘰疬。一種淋巴腺結核症。《北史·序傳·李挺》:“﹝ 李神儁 ﹞頸多鼠乳。而性通率,不持檢度。”參見“ 鼠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鼠乳是中醫外科病名,指發于皮膚表面的贅生物,現代醫學稱為傳染性軟疣。根據權威醫學典籍記載,該名稱最早見于《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因皮損形似幼鼠乳頭狀隆起而得名。現從以下三方面作具體闡釋:

一、詞義溯源 《中醫外科學》定義鼠乳為"外感邪毒所緻的粟米狀贅疣",其核心特征包含兩點:①形态類鼠乳;②具有傳染性。該病名沿用千年,現仍收錄于《中醫病症分類與代碼》國家标準(GB/T15657-2021)。

二、醫學特征 《諸病源候論》記載"其瘡如鼠乳,小者如黍粟,大者如大豆,中央凹陷",與現代臨床觀察的蠟樣光澤丘疹、中央臍窩狀凹陷特征完全吻合。明代《外科正宗》補充"此疾多生于頸項、腋下",與當代流行病學調查的易發部位一緻。

三、治療沿革 宋代《聖濟總錄》提出"用蜘蛛絲纏其根,俟其自落"的傳統外治法。清代《醫宗金鑒》改良為"以艾灸疣體,令其焦枯"。現代臨床多采用《中藥學》記載的闆藍根、馬齒苋等清熱解毒藥物外洗法。

網絡擴展解釋

“鼠乳”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現代醫學定義(傳染性軟疣)

根據權威醫學資料,鼠乳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常見于兒童及青少年。特征為皮膚出現半球狀隆起物,中央凹陷如臍窩,表面有蠟樣光澤,内含豆腐渣樣物質,具有接觸傳染性。病因多與風邪侵襲或肝虛血燥有關。

二、中醫古籍中的記載

古代文獻(如《北史》)曾将“鼠乳”與瘰疬(淋巴腺結核)關聯,描述為頸部結核性腫塊,但現代醫學已明确區分二者。這類記載可能源于對病症形态的類比,需注意術語演變導緻的混淆。

三、成語引申義

在非醫學語境中,“鼠乳”被引申為成語,比喻虛有其表、無實際價值的事物,典出老鼠用礦石假充乳汁喂養幼崽的傳說。


提示:若涉及醫學診斷或治療,建議以現代醫學定義為參考,并咨詢專業醫師。

别人正在浏覽...

苞并便官冰人才恰層層疊疊蟬腹龜腸昌黎赤豹穿穴逾牆淳流刺莓翠尊誕昭大人虎變等時地心說遁身遠迹風味高閑鞲绁勾拽館陶園古皇氏後襟虎尾奸矯奸刻薦新驚慚積衰酒罋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來訊來茲雷皷劉基隆眷路标苗民明光宮恁底骈脇破桐之葉仆人強占七倒八歪斜犬馬之決宂細善地傷敗甥壻施威四鄉筍皮索是探阄鐵節鞭通譯我曹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