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鼠竊的意思、鼠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鼠竊的解釋

(1).像鼠一樣偷竊。 漢 王充 《論衡·答佞》:“穿鑿垣墻,貍步鼠竊,莫知謂誰。”

(2).指竊賊。 清 劉大櫆 《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 黟 無大猾巨盜,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竊,累年不獲。”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但鼠竊則已于不知何時惠臨,取去婦孺衣被及廚下什物二十餘事。”

(3).指小規模的叛亂或小範圍的割據。 南朝 梁 江淹 《蕭骠騎上頓表》:“況乃逆徒阻兵,器掩西服,雖蟻衆鼠竊,勢必褫散。” 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将東南益兵劄子》:“至於 廖恩 之鼠竊,而能稽誅於時月者,蓋由追讨之兵不足。”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二》:“ 五代 諸主,鼠竊之餘,氣象施為,又 齊 、 梁 、 陳 氏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鼠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1. 本義:像老鼠一樣偷竊
    指行為隱蔽、小規模的盜竊,常用來形容小偷小摸的舉動。例如漢代王充《論衡·答佞》中提到“穿鑿垣墻,貍步鼠竊,莫知謂誰”,強調其隱秘性。

  2. 引申為竊賊
    直接代指偷盜者,多用于書面語。如清代劉大櫆在《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中描述“穿窬鼠竊,累年不獲”,魯迅書信中也用該詞指代竊賊。

  3. 比喻小規模叛亂或割據
    用于形容勢力微弱的反叛或局部割據。南朝梁江淹曾用“蟻衆鼠竊”形容零散叛亂,明代胡應麟在史書中以“鼠竊”比喻五代割據政權的格局。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鼠竊

鼠竊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小偷小摸的行為。鼠竊字面意思是老鼠偷盜,比喻賊偷小竊。

漢字“鼠”由“九”和“口”組成,“九”表示鼠的壽命很長,也表示數量多,“口”表示聲音,表示鼠類動物的尖細的、鳴叫的聲音。漢字“竊”由“牜”、“員”和“扌”組成,“牜”表示動物,表示行為模仿動物,“員”表示手中有某種事物,表示有所得,意為暗中得到。“扌”表示手的形狀,表示行動。

成語“鼠竊”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它是由古代典籍《左傳·僖公十四年》中的“有鼠者竊孟代器焉”的故事演化而來。另一種說法認為,它是由詩經中的“誰謂鼠竊,其神靈也哉”演變而來。

在繁體字中,“鼠竊”分别是「鼠」和「竊」。可以看出,在繁體字中,除了“竊”的用法和簡體字相同外,鼠的字形稍有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鼠字形狀更像真正的老鼠,是由“九”和“耳”組成。

以下是幾個使用鼠竊的例句:

  1. 他在商店裡鼠竊耳目。
  2. 小偷趁着夜色鼠竊了鄰居家的貴重物品。
  3. 這個小孩鼠竊龍榻,偷走了他爺爺的錢包。

與鼠竊相關的詞彙有:盜竊、偷竊、竊取等。

與鼠竊相反的詞彙是:正大光明、光明正大、正大光明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