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昂揚的志氣。《聖武記》卷二引 清 無名氏《固山貝子平浙紀略》:“時 誇蘭 大張碩志,奉貝子命,往 杭 取礮,中途破僞總兵 王茂公 等於 上虞 之 平家堡 。”
“碩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uò zhì,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
基本含義
由“碩”(大、豐富)和“志”(志向)組合而成,指志向高遠、有遠大抱負,常用于形容人胸懷宏偉目标或理想。例如描述創業者、學者等具有堅定追求的場景。
引申含義
在曆史文獻中,“碩志”也指昂揚的志氣。如《聖武記》中記載:“時誇蘭大張碩志,奉貝子命,往杭取礮……”此處“碩志”形容鬥志昂揚的精神狀态。
使用場景
注意點
該詞屬于書面語,日常口語中使用較少,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側重“遠大抱負”或“昂揚志氣”的差異。
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和文獻用例可知,兩種解釋本質相通,均強調志向的堅定與宏大。
碩志是一個有着豐富内涵的漢字,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石”和“心”,并且它共有11畫。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文字演變,它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字形。
碩志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碩志」,雖然字形稍微有所不同,但是字義上保持了一緻。
在古代,碩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甲骨文中,碩字簡化為一個方形,象征着石頭的形狀。而在金文中,加入了像石頭的花紋,形成了現在的「玄」的部分。在隸書中,這個字被寫成類似現代的形态,但左側的「石」部分更方正。
下面是一些關于碩志的例句:
1. 他立下了碩志,決心要發揚光大祖國的文化。
2. 碩志者,立志成為有大志向和遠大抱負的人。
3. 他擁有着一顆堅毅的碩志,不斷追求自己的目标。
以下是與碩志相關的一些詞語:
組詞:碩果、志士、雄心壯志
近義詞:偉大、宏偉
反義詞:瑣碎、微小
這些内容就是關于碩志的一些基本解釋和相關詞語,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