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說口的意思、說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說口的解釋

(1).誇口;吹牛。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小娘子将簡帖兒去了,不是小生説口,則是一道會親的符籙。”《水浒傳》第六二回:“非是 盧某 説口,金帛錢財,家中頗有。”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三:“待我說口沒落腳,那鬼的叫聲突然到我腳邊上來叫了!”

(2).借口。 劉紹棠 《布穀鳥歌唱的季節》:“入社前,他把那五畝地種了麥子,為的是有個說口,把地留下一年,比比收成,看看風色。”

(3).某些曲藝節目演員上場後的一段說白或韻白。 侯寶林 《我和相聲》:“過去變戲法,練把式的,唱蓮花落和二人轉的,裡面都有說的部分(說口),相聲也從中吸收了很多。比如《大保镖》當初是一個練把式的說口,我們把它拿過來,加工成為一段相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說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主要解釋及用法:

一、基本詞義

  1. 誇口、吹牛
    指人自誇或誇大言辭,帶有炫耀或虛張聲勢的意味。

    • 例:元代《獨角牛》中“不是我自說口”,以及《水浒傳》第六二回“非是盧某說口”,均體現此意。
  2. 借口
    用作托辭或搪塞的理由。

    • 例:劉紹棠小說中“為的是有個說口,把地留下一年”。

二、曲藝術語

在二人轉等曲藝表演中,“說口”特指演員上場後的說白或韻白,是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調節節奏或插科打诨。例如侯寶林提到的相聲吸收傳統說口加工成段子的例子。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曲藝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說口

“說口”是一個漢字詞彙,由“言”和“口”兩個部首組成。部首是構成漢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代表了漢字的意義和用法。

根據五筆輸入法,這個詞的筆畫數是10畫。在寫這個字時,先寫上面的“言”部分,再寫下面的“口”部分,順序不能颠倒。

“說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古時候漢字寫法比現代簡化了很多,形狀和結構也有所不同。然而,“說口”的基本形狀和現代漢字相似,可以看出它的源頭較為古老。

在繁體字中,可以使用「說口」來書寫“說口”。繁體字是對漢字進行一種簡化和演變,保留了更多古漢字的形狀和結構,同時也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用法也有所不同。古時候的漢字形狀更加複雜,還有一些變體字。然而,“說口”的形狀在古代并無變化,可以看出它的形态一直保持穩定。

這個詞可以用于例句中,比如:“他的‘說口’很利落,能夠表達清楚的意思。”這句話意思是某人說話非常流利,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一些與“說口”相關的組詞包括:說話、口才、口吻等。這些詞都與言語和口的表達有關,共同構成了“說口”的意義。

與“說口”近義的詞彙有:談天、交談、說話等。它們都表示人們進行口頭表達和交流的動作。

反義詞包括:沉默、閉口。這些詞與“說口”形成對比,表示缺乏言語表達或主動沉默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