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函的意思、冊函的詳細解釋
冊函的解釋
内藏冊書的匣子。 唐 薛逢 《宣政殿前陪位觀冊順宗憲宗皇帝尊號》詩:“孔雀扇分香案出,袞龍衣動冊函來。”
詞語分解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 函的解釋 函 á 匣,盒子:石函。劍函。 套子,引申為量詞:書函。信一函(信一封)。 信件:函件。公函。來函。 包含,容納:函夏(“夏”,指中國;“函夏”即包括整個中國)。巨蚌函珠。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網絡擴展解釋
“冊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指内藏冊書的匣子(),常見于皇家冊封儀式等正式場合。例如唐代薛逢詩句“衮龍衣動冊函來”中,描述的就是存放皇帝尊號冊書的匣子隨儀仗移動的場景。
構成解析
- 冊:原指編串好的竹簡,後泛指文書、典籍,如《尚書》有“冊命”記載。
- 函:本義為匣子或封套,後延伸指信件(如“來函”),此處特指存放冊書的容器。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描述皇家儀式,如《宣政殿前陪位觀冊順宗憲宗皇帝尊號》詩中,通過“冊函”這一實物,側面反映冊封典禮的莊重流程()。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形容書信文件衆多”,這可能是對“冊函”字面組合的引申理解,但根據權威文獻和詩句用例,其本義更側重存放冊書的容器這一實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冊函》是一個含有豐富意義的詞語。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冊》的部首是“冖”,筆畫數為5;《函》的部首是“幾”,筆畫數為5。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早期的漢字書寫形式是比較簡單的。比如,《冊》的古代寫法是“冫刂口”,而《函》的古代寫法是“幾口”。下面給你一些例句來更好地理解《冊函》的用法:
1. 我收到了一封《冊函》,是來自我的朋友。
2. 他寫了一封《冊函》表示祝賀和感謝。
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詞語,比如《冊狀》、《函件》等。有時候,我們找到與《冊函》意思相近的詞語也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例如《書信》、《信件》等。而與《冊函》意思相反的詞則是《口信》、《口述》等。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