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順言的意思、順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順言的解釋

(1).順理的話。《逸周書·常訓》:“順言曰政,順政曰遂。”

(2).附和對方的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吾順言許之,所以從其意,使自安而不為備,因蓄士卒之力,一旦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

(3).按通常順序而言。 楊樹達 《古書疑義舉例續補·倒句例》:“‘有以也夫, 平公 之不霸也!’按:此文順言之,當雲:‘ 平公 之不霸也,有以也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順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角度進行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 順從的、迎合的言語:

    • 這是“順言”最核心的含義。“順”指順從、順應、不違背;“言”指言語、話語。合起來指為了讨好他人、避免沖突或達到某種目的而說出的順應對方心意或迎合對方觀點的話。這類言語往往缺乏獨立見解或批判性,可能并非發自内心,有時帶有奉承或敷衍的性質。
    • 例句參考: “他為人圓滑,慣于說順言,從不輕易得罪人。” (此句體現了順言作為迎合話語的特點)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在《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中有明确記載,強調其“順從人意之言”的性質。
  2. 通順流暢的言辭:

    • 在特定語境下,“順言”也可以指語言表達本身通順、流暢、沒有語病或阻滞。這裡的“順”側重于語言形式的順暢、條理清晰。
    • 注意: 這個用法相對較少見,不如“順從的言語”常用。在理解時需要結合具體語境判斷,通常當“順”明确指向語言表達的通暢性而非内容的迎合性時,才取此義。
    • 來源依據: 部分語言學或修辭學著作在讨論語言表達效果時,會使用“文從字順”、“言辭順達”等概念,其中“順”的含義可延伸至“順言”指代通順的語言。

“順言”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且核心的含義是指順從他人心意、帶有迎合性質的言語。它隱含了話語者可能放棄原則或真實想法,以換取和諧或利益的意味。次要的、語境依賴的含義是指語言表達通順流暢。

引用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順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1.順理的話

指符合道理或邏輯的言論。例如《逸周書·常訓》中提到“順言曰政,順政曰遂”,強調通過合乎邏輯的言論來推動政事發展。這類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體現對語言規範性的重視。

2.附和對方的話

表示順從或迎合他人的觀點。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中記載,曹操曾“順言許之”以麻痹對手,使其放松戒備,最終突襲成功。這種用法多用于策略性對話或權宜應對。

3.按通常順序而言

指語言表達中遵循常規語序。例如楊樹達在《古書疑義舉例續補》中分析倒裝句時,提到“順言之”即按正常語序表達。這一含義常見于語言學或古籍注解中。


使用示例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語言學分析及曆史案例,涵蓋“順言”的核心語義及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逸周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茅綁紮蹦走表妹逼畏赤根菜寵昵登封地下宮殿放眉放越返樸還真馮轼婦人颢清鶴唳猿聲轟動一時畫簾華渚踐機近習積薪候燎苛斂劉郎前度廟勝謬盭莫過于沐巾匿形泥醉平字譴域千姿萬态起肩騎驢吟灞上寝餓清酥輕吞慢吐熱忱瑞霭十二入鼫鼠詩章疏越艘次歲在龍虵隨踵而至檀密通車同壤通元識微酴醿酒佗發讬風圍擠慰問品躗語西安事變小六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