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梳頭。
(2).同“ 梳攏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他家裡還有一個粉頭,排行三姐,號 玉堂春 ,有十二分顔色,鴇兒索價太高,還未梳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這裡有位罷職縣令,叫做 楊龍友 ……常到院中誇俺孩兒,要替他招客梳櫳。”《醒世姻緣傳》第十三回:“ 正統 五年,梳櫳接客,兼學扮戲為旦。”
(3).梳子。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廣惠庫,職掌綵織帕、梳櫳、抿刷、錢貫、鈔錠之類。”
“梳栊”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警世通言》《桃花扇》等作品。
《梳栊》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用來梳理頭發的東西,常見的梳子。
《梳栊》包含了兩個漢字,分别是“梳”和“栊”。
“梳”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0畫。
“栊”字的部首是木,至于筆畫數可以根據不同的字典而有所不同,一般是8畫。
《梳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梳子是人們早期發展起來的一種生活工具,用來整理頭發,尤其是女性。
在繁體中,“梳栊”字的書寫形式與簡體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是,《梳栊》這個詞以及包含的漢字在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寫法差别不大,基本上是相同的。
1. 她用梳栊仔細地梳理着長長的秀發。
2. 梳栊可以幫助頭發更加順滑。
1. 梳子
2. 梳妝
3. 梳發
4. 梳理
5. 梳洗
6. 梳頭
1. 馬齒檀
2. 鞭梳
3. 篦齒
4. 木齒
5. 雞籠齒
1. 抹子
2. 刀子
3. 剃刀
4. 剪刀
5. 钗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