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幹中的空隙、洞穴。《詩·魏風·碩鼠》“碩鼠碩鼠” 三國 吳 陸玑 疏:“今 河東 有大鼠,能人立,交前兩腳于頸上,跳舞善鳴,食人禾苗,人逐則走入樹空中。”
樹空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未見于《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通用詞典的獨立詞條收錄。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與文獻用例進行解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指樹木因腐朽、蟲蛀或自然生長形成的空心結構,即“樹洞”。
文獻依據: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提到樹幹中空現象:“(梧桐)樹空者,可作樂器”。明代《普濟方·諸瘡腫》記載以“樹空中水”入藥,此處即指樹洞積水。該用法強調樹木的物理空心狀态。
指森林中因樹木倒伏、死亡形成的林隙(Canopy Gap),即樹冠層出現的空隙區域。
學術定義:
樹空是森林生态系統演替的關鍵空間單元,為下層植被提供光照資源,促進生物多樣性(《生态學報》,2005)。
禅宗用語中,“樹空”可喻指“諸法性空”之理,如《五燈會元》載僧人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答:“樹空花自落”,以樹體空心喻萬物無自性。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5.04.001
禅語解析: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83555(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樹空”的核心語義聚焦于樹木空心結構及其衍生的生态學與哲學隱喻,需依據具體語境判别。專業領域建議優先采用“林窗”“樹洞”等規範術語以确保準确性。
“樹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及用法作以下解析:
“樹空”是一個描述樹幹内部空洞的具體名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意義。由于詞源信息來自低權威性資料,建議參考古籍或專業詞典進一步驗證。
安堵八儁寶塔詩吃量叱奴翠蕤鹾課盜風獨處犯不上非聖廢置風笛赴湯跳火歌堂弓箭步軌迹鬼瞰家孤進海童含德何以家為回屏火鴉監攝嬌語急不及待居彜開科礦樸斂躬量子力學立表馬來西亞迷人眼目耐看盤山攀摘黔驢之計籤詩啓戶缺逸髯參褥套山垠升眺水鏽說地談天四谛素裡胎蚌推轉兔三窟王駕為臣無限小先故賢舊銑床謝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