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稅負的意思、稅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稅負的解釋

納稅負擔。《新華月報》1953年第12期:“事實證明,同業公會在經過改組之後,對于調查統計,組織加工訂貨,評議稅負,制訂産銷計劃經濟工作,有其一定的作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稅負是指因國家征稅而造成的經濟負擔,通常以稅款占收入或産值的比例來衡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稅負是國家稅收對社會經濟影響的體現,反映稅收在經濟分配中的作用。其表現形式有兩種:

  1. 稅負率:稅額占稅基(如收入、利潤等)的百分比;
  2. 稅負額:以絕對金額表示的稅收負擔。

二、主要類型

  1. 按稅收轉嫁性分類:

    • 直接稅負:納稅人直接承擔,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
    • 間接稅負:通過價格轉嫁給消費者,如增值稅、消費稅;
    • 隱性稅負:非直接稅收但影響可支配收入,如社保繳費、行政收費。
  2. 按分析維度分類:

    • 宏觀稅負:國家/地區整體稅收占GDP的比例(例如稅收總額1000億,GDP1萬億,則稅負率10%);
    • 微觀稅負:單個企業或個人稅收占收入/利潤的比例(如企業利潤100萬,繳納25萬所得稅,稅負率25%)。

三、計算與作用

四、延伸概念

示例:購買含13%增值稅的商品時,消費者承擔間接稅負;工資超過5000元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屬于直接稅負。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稅負

稅負是指納稅人所負擔的稅收數量和比例。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財政負擔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國内生産總值(GDP)或個人所得作為基數。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稅負》這個詞由“禾”、“目”、“力”、“示”四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稅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紀錄見于《晉書·秦宣王本紀》。

繁體

“稅負”的繁體字是「稅負」。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代演變,古時候“稅負”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如“稅賦”、“稅擔”、“租賦”等。

例句

1. 這項新稅法将進一步增加商業納稅人的稅負。

2. 政府為了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負,采取了一系列減稅政策。

組詞

稅負率、稅負指數、稅負重、稅負承受能力

近義詞

納稅負擔、稅收負擔

反義詞

稅負減輕、稅負減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