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菜不交的意思、水菜不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菜不交的解釋

同“ 水米無幹 ”。《八瓊室金石補證·北周強獨樂文帝廟造像碑》:“﹝ 文帝 ﹞在任清儉,與民水菜不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水菜不交”作為漢語成語存在考據争議,現行權威詞典中未見獨立收錄。從漢語詞彙學角度分析,該表述可能為“水米無交”的民間誤傳或地域性變體。以下結合相近成語的典源進行專業解析:

一、核心語義溯源 “水米無交”最早見于《隋書·趙軌傳》,原指為官清廉不取百姓飲食,後引申為雙方毫無物質往來。《中國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1)第1342頁明确記載其雙重含義:①形容官吏清正廉潔;②比喻彼此毫無接觸或交往。

二、構詞理據辨析 “水菜”組合在古漢語中多指簡單飲食,如《禮記·玉藻》有“食菜羹”之載,但固定搭配“水菜不交”未見于《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核心辭書。相較而言,“水米無交”在《警世通言》卷二十一、《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五回等明清文獻中均有規範用例。

三、語義演變軌迹 據《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2000)第1047頁記載,該成語在曆時演變中産生三個維度:①物質層面的無饋贈關系;②空間層面的無接觸狀态;③情感層面的無私人交情,這種多義性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221頁得到印證。

四、使用規範建議 在書面表達中宜采用規範形式“水米無交”,其語義範疇與語法功能已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第1235頁明确界定,屬于述補結構的貶義成語,多用于正式文書或評議性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

“水菜不交”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拼音:shuǐ cài bù jiāo
釋義:比喻彼此經濟上沒有往來,舊時特指官吏清廉自律,與百姓無財物糾葛。同義詞為“水米無幹”“水火無交”。

出處

源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北周強獨樂文帝廟造像碑》記載:“在任清儉,與民水菜不交。”,意指官員在任期間生活清廉節儉,不占取民財。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

多用于形容官吏廉潔,或強調人際間經濟界限分明。例如:“他擔任縣令時水菜不交,深受百姓敬重。”

成語故事

南朝梁官員何遠以清廉著稱,史載其“在任清儉,與民水菜不交”,即任職期間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連日常飲水和蔬菜都自行解決。

該成語通過“水”和“菜”這類生活必需品的互不侵占,生動體現了清廉自律的品質。

别人正在浏覽...

白蘿門書白斬雞别嫌筆思朝生夕死搶搶攘攘串親戚湊拍崔四入瘁索戴綠帽子撢簡冬筍東征西怨獨腳鬼屙尿繁旉飯秦腐爛伏狀苟利子貴勝鼓汰讙浃琥珀饧九戶舅媽究欲巨髦來早雷響梁孟曆久彌堅六六流水朝宗淪謝麻鬥貿鬻靡莫明核缪巧捺殺因嬲戲槃虞捧檄鋪保前男喬張做緻卭卭距虛驅磨深房勝常釋肩守相天台山貼面徒刑現路子小小子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