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部的意思、水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部的解釋

(1).官名。 魏 置水部郎, 晉 設水部曹郎, 隋 唐 至 宋 均以水部為工部四司之一, 明 清 改為都水司,掌有關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為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參閱《通典·職官五》、《曆代職官表》卷二。

(2).指 南朝 梁 文學家 何遜 。 遜 官至尚書水部郎,故稱。 宋 張擴 《次韻秦秘監山中觀梅》:“ 水部 五言誰舉似, 孤山 一徑久湮微。”參見“ 何水部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部”一詞在曆史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析:

一、官職名稱(古代行政機構)

  1. 起源與演變

    • 始設于三國魏,稱“水部郎”,晉代改為“水部曹郎”。
    • 隋唐至宋為工部四司之一,主管全國河道治理、漕運等水利事務。
    • 明清改稱“都水司”,仍隸屬工部,職掌水利政令。
  2. 職能範圍
    負責制定水道管理政策,包括防洪灌溉、漕運航道維護等,類似現代水利部職能。


二、文學代稱(特指南朝梁何遜)

因南朝梁文學家何遜曾任“尚書水部郎”,後世常以“水部”代指其人或作品。
例:宋代張擴詩“水部五言誰舉似”即借該稱謂贊譽何遜的詩文成就。


補充說明:

“水部”在漢字結構學中另指“氵”偏旁(如江河等字左側部首),此含義與上述曆史名詞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部》的意思

《水部》是指與水有關的部首,用來表示與水相關的漢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水部》的部首是三點水(三點水的形狀像是水滴),常用來表示與水有關的字。它的部首結構為三點水。

根據《康熙字典》,《水部》包括了91個字,其中大部分字形中都包含了“水”這個部首。

來源

《水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形狀與其所表示的事物有關。當時人們将水的形狀概括為三點水的形狀。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形狀逐漸演變成為現在我們所見的三點水。

繁體

《水部》在繁體字中的叫法為「氵部」。繁體字的形狀與簡體字有所不同,但是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水”字的寫法為“㳄”或“氺”。隨着時間的發展,“水”字的字形逐漸演變為現在我們熟悉的形狀。

例句

1. 我們需要保護環境中的水資源。
2. 洗手需要用到清水。
3. 氣溫驟降,河面結冰了。

組詞

水利、水源、水質、水泵、淡水、水滴、水流、水汽

近義詞

液體、江河、湖海、溪流、水脈

反義詞

火、幹旱、旱地、燃燒、幹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