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朗的心懷。 唐 韋應物 《送李十四山東遊》詩:“高論動侯伯,疏懷脫塵喧。”
“疏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疏懷”指開朗的心懷,形容心胸豁達、不受世俗紛擾的狀态。該詞由“疏”(疏通、開闊)與“懷”(心懷)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疏通胸中郁結,使心境開闊”。
疏:
懷: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韋應物的《送李十四山東遊》:“高論動侯伯,疏懷脫塵喧。”詩句中“疏懷”形容友人李十四超脫塵世喧嚣的豁達胸懷。
在現代語境中,“疏懷”可引申為放下憂慮、擺脫糾結的心理狀态。例如形容經曆困境後釋然的心境,或表達對生活态度的灑脫。
“疏懷”既可用于描述古典文學中的超脫心境,也可用于現代語境中表達豁達釋然的态度。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韋應物詩集》或漢語詞典。
疏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疏”和“懷”兩個字組成。
部首:疒(疔部)和心(忄部)。
筆畫:疒部有5畫,心部有8畫。
來源:疏懷的字義是寬慰心情,放松思緒,忘卻煩惱的意思。起初,疏懷用作醫學術語,指治療内傷。後來通過引申,逐漸用于形容消除煩惱、丢掉心事,輕松自在。
繁體:疏懷。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不同,疏懷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疏懷”。
例句:
1.他在大自然中散步,完全疏懷了一整天的疲憊。
2.靜靜坐在窗前,聽着音樂,她漸漸感到心中的煩躁慢慢疏懷了。
組詞:深疏懷、忐忑不安、疏導、舒懷。
近義詞:釋懷、寬慰、放松。
反義詞:懷恨、憂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