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 shortage] 由于缺水而引起的供水緊張的現象
(1).因水災而造成荒歉。 劉大白 《賣布謠·收成好》:“前年水荒去年旱,可憐租也還不了!”
(2).謂嚴重缺水。《安徽日報》1981.2.9:“‘白天盼水,晚上等水,夜裡搶水,夏天無水’,這是 合肥市 北郊一帶前些年鬧水荒的真實寫照。”
“水荒”是指因水資源短缺或分布失衡導緻的供水緊張現象,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定義與表現
水荒指因幹旱、污染、水災或資源管理不當等原因,導緻生活、生産、農業用水嚴重短缺的情況。其典型表現為供水系統無法滿足日常需求,如提到的“白天盼水,晚上等水,夜裡搶水”的極端場景。
2. 成因分類
3. 社會影響
水荒會加劇糧食危機(如引用的“荒歉”描述),并可能引發經濟停滞和公共衛生問題。國際社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可能面臨水資源壓力。
4. 延伸語境
該詞也用于比喻其他資源短缺,例如的造句“鬧市裡,你就是青山秀水”,通過對比凸顯水資源的珍貴性。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案例或具體地區的應對措施,可參考、5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水荒是指由于自然災害、人類活動或者其他原因導緻水資源短缺、供水不足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無法獲取足夠的清潔飲用水和農業灌溉水,從而造成嚴重的生活問題和經濟損失。
《水荒》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荒(艹),其中水的部首為氵,荒的部首為艹。兩個字的總筆畫為8畫。
《水荒》這個詞來源于中文,是由“水”和“荒”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水的意義是指液體,荒的意義是指荒涼、不豐盛。由于自然因素或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短缺導緻生活荒涼的問題,所以産生了“水荒”這個詞。
《水荒》的繁體寫法是「水荒」。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水的寫法為「氵或水」,荒的寫法為「艸或荒」,整體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1. 由于連續的幹旱和缺乏降雨,該地區正面臨着嚴峻的水荒問題。
2. 水荒導緻了農作物減産和居民生活的困難。
水源、水資源、水短缺、水儲備、荒漠化。
缺水、供水不足、幹旱。
充水、水充足、水源豐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