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放縱。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情舒放而遠覽,接 軒轅 之遺音。”《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四年》:“左将軍 李粟 性簡慢,常對 珪 舒放不肅,咳唾任情, 珪 積其宿過,遂誅之。”
(2).舒展。《宋史·文苑傳四·蘇舜欽》:“不設機關以待人,心安閑而體舒放。”
(3).散發。 許地山 《綴網勞蛛·海世間》:“割不斷的輕煙,縷縷絲絲從煙筒裡舒放出來。”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戰士和祖國》:“也許有人想起的,是快樂地舒放着煙花的工廠。”
“舒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放縱
指行為或情感上的無拘束狀态,多用于描述性格或态度。
例句:
舒展
形容身體或心情的放松、暢快狀态。
例句:
散發
指氣體、煙霧等自然擴散的狀态。
例句:
“舒放”一詞融合了傳統釋義與現代應用,既可用于描述具體行為(如放縱、舒展肢體),也可表達抽象感受(如心情舒暢)。其核心在于“釋放約束”,強調自然、無拘束的狀态。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琴賦》《宋史》等文獻。)
舒放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放松身心,解脫壓力,使心情愉悅。這個詞常用來表達人們通過放松自己來緩解壓力、減輕負擔的心态。
《說文解字》将“舒放”字的部首分為“舌”和“弓”,總計共18畫。
舒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其中“舒”這個字表達了舒展、放松,而“放”這個字則表示散開、釋放。繁體字“舒放”則為「舒放」。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舒放的字形是有一些變化的。例如,放字曾經是“放#”,即在上面加上一個“口”字,表示解放的意思。而舒字則是“勺#”,在上下兩個點之間加上了一橫表示悠閑、寬松、無拘束。
1. 感到壓力大的時候,最好找一些方式來舒放自己。
2. 外出旅行可以讓我們舒放疲勞,放松心情。
3. 在家享受一杯熱茶,是我最喜歡的舒放方式之一。
放松、放心、舒緩、舒適、舒服、舒暢等。
解脫、寬慰、愉悅、安撫、輕松等。
緊張、壓力、焦慮、負擔、困擾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