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帶草的意思、書帶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帶草的解釋

草名。葉長而極其堅韌,相傳漢鄭玄門下取以束書,故名。《後漢書.郡國志四》"東萊郡"劉昭注引晉伏琛《三齊記》:"鄭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堅刄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帶草”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書帶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屬百合科沿階草屬,葉片細長且堅韌。其名稱源于漢代經學家鄭玄(字康成)的典故:相傳鄭玄在不其山講學時,門生用當地生長的長葉草束書,故得名“康成書帶”,後簡化為“書帶草”。


二、曆史典故

據《後漢書·郡國志》注引晉代伏琛《三齊記》記載,鄭玄教授不其山時,山下生有“葉長一尺餘,堅刄異常”的草,當地人因鄭玄用此草束書,稱其為“康成書帶”。宋代蘇轼、辛棄疾等文人也曾以“書帶草”入詩,暗喻文人藏書或清雅之境。


三、植物特征


四、文化象征

書帶草被賦予高潔、清幽的意象,象征文人治學的勤勉與雅緻。李漁詞中“滿庭書帶一庭蛙”即描繪了其與書齋生活緊密關聯的場景。


五、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書帶草”可比喻書籍長期無人翻閱而生塵蒙草,引申為知識或技能因荒廢而生疏。但此義多見于文學修辭,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植物分類,可查閱《三齊記》、蘇轼《書軒》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帶草》的意思

《書帶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将文字錯寫成草書的樣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寫字不規範、潦草難辨的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帶草》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曰、艹、⺌”,共有15畫。

來源

《書帶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中:“有一人,素筆頭章,書頗帶草,所以名之”,指的是這個人寫字手法不規範、潦草難辨。後來這個成語被廣為流傳并應用于日常生活。

繁體

《書帶草》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書帶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有很多不同的書寫風格和版本。相比現代,古代漢字的結構和樣式更加簡潔和規範。但是《書帶草》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在古代和現代是一緻的。

例句

他的字寫得太難辨了,簡直是一派《書帶草》。

組詞

帶字、草書、潦草、錯字

近義詞

字迹潦草、字迹不清、草率書寫

反義詞

字迹清晰、工整書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