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burse money in public cause] 散財給人,看重義氣。指慷慨解囊,扶危濟困
亦作“疎財重義”。輕錢財而重義氣。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結棚避暑》:“ 長安 富家子 劉逸 、 李閑 、 衛曠 ,家世巨豪,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疎財重義,有難必救。”
“疏財重義”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其詳細解釋如下:
指重視道義、輕視金錢利益,強調在金錢與道義之間優先選擇後者。常用來形容慷慨解囊、扶危濟困的行為,體現對正義和誠信的追求。
可譯為“disburse money in public cause” 或“value justice over wealth”。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開元天寶遺事》原著。
《疏財重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寬裕而舍財而重視道義。疏財指隨意花錢或慷慨解囊,而重義則指重視道義和正義,以及為正義而行動。
《疏財重義》的拆分部首是疒和貝,分别表示“疾病”和“財富”。其中,疒部的筆畫數是5,貝部的筆畫數是7。
《疏財重義》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見于《孔子家語》這本書中。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為「疏財重義」。
在古時候,推行小篆的時期,「疏財重義」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例如,「疏」字的小篆寫法為「瓣」,「財」字的小篆寫法為「貝」,「重」字的小篆寫法為「蟲」,「義」字的小篆寫法為「義」。
他雖然有很多財富,但仍然注重幫助别人,可以說是個重視《疏財重義》的人。
組成《疏財重義》的漢字均有獨立的含義。其中,「疏」字表示“寬松、隨意”,「財」字表示“財富”,「重」字表示“重視、重要”,「義」字表示“道義、正義”。因此,根據需要,這些字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不同的詞彙,來表達更加豐富的意思。
與《疏財重義》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大公無私、潘文斌(《老學究詩話·秋水堂記錄·潘文斌》:忠無道則為殃民忠,得其甘雨,則為時人勤;稱孝思母如影隨形,謂其食自度;惟善居福,惟湛為樂;富貴分明,聰明能幹;重情義、金玉良言、棄財憐義等。
與《疏財重義》意思相反的詞彙有:吝啬自私、鐵面無私、不義無道、薄情寡義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