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 地出的布。《史記·大宛列傳》:“ 騫 曰:‘臣在 大夏 時,見 卭 竹杖、 蜀 布。’” 張守節 正義:“布,土蘆布。”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 武帝 使 張騫 至 大夏國 ,見 卭 竹、 蜀 布,問所從來,曰:‘吾賈人從 身毒國 得之。’”
蜀布是古代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紡織品,其含義及曆史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蜀布字面指蜀地(今四川一帶)出産的布匹,但實際來源存在學術争議。根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骞出使西域時曾在大夏(今阿富汗)發現蜀布和邛竹杖,推測其通過貿易傳入身毒(古印度)再轉至中亞。
傳統認知
早期文獻如《華陽國志》認為蜀布是蜀地特産麻織物,因質地優良成為西漢對外貿易商品。
新考據觀點
現代研究指出,張骞所見蜀布可能實際産自哀牢國(今雲南保山),該地區以蠶桑、五谷種植著稱,且《後漢書》記載其盛産珍寶與特殊織物。
《史記》和《華陽國志》均記載蜀布通過「身毒道」流通至中亞,這一發現促使漢武帝開通西南夷地區,強化邊疆控制。
蜀布既是具體物産名詞,也是古代跨區域貿易的見證,其來源争議反映了學術界對西南夷與蜀地經濟關聯的持續探讨。
蜀布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指蜀地特産的粗布,即蜀繡的主要材料之一。第二個意思是指蜀地産的綢緞,也是一種質地較為粗糙的絲織品。
蜀布的部首是虍,總筆畫數為12。
蜀布一詞來源于古代對蜀地特産的布料的稱呼。
蜀布的繁體字為蜀布。
在古代,蜀布字的寫法和現在的一樣,沒有什麼變化。
1. 他穿着一件蜀布制成的粗糙外衣,看起來樸實而耐用。
2. 這塊蜀布織成的圍巾柔軟舒適,顔色斑斓。
蜀綢、蜀錦、蜀繡、蜀絲
蜀綢、蜀錦、蜀繡,它們都指的是蜀地特産的絲織品。
華麗、精美,這些詞與蜀布的意義相對立,指的是質地細膩、華美的織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