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潔白明亮貌。《宋書·樂志四》:“《帝圖頌》:帝圖凝遠,瑞美昭宣。濟流月鏡,鹿毳霜鮮。”
“霜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霜鮮”意為潔白明亮貌,常用來形容物體或景象的純淨、光潔。例如《宋書·樂志四》中的詩句“鹿毳霜鮮”,即以“霜鮮”描繪鹿毛的潔白透亮質感。
字義拆解
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或詩歌中,如《帝圖頌》中“濟流月鏡,鹿毳霜鮮”,通過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與高潔意象結合。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宋書》等文獻。
《霜鮮》是指霜是白色的,鮮是指新鮮。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霜的色彩清新明亮。
《霜鮮》的部首是雨(雨字旁),拆分成雨和韋兩個部分。雨部表示與天氣有關,韋部表示鮮明的顔色。
《霜鮮》的總筆畫數是16畫。雨部為8畫,韋部為8畫。
《霜鮮》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霜是指夜間或清晨由于低溫而大地上的雲層凝結成冰晶的現象,而鮮則是指色彩鮮明、光亮的樣子。
《霜鮮》的繁體字為「霜鮮」。
在古代漢字中,「霜鮮」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微小的差異。但基本上保持了近似的形态,隻是在一些筆畫部分稍有變化。
1. 今晨的田野上,霜鮮晶瑩,如同一片銀白的海洋。
2. 秋天的到來,帶來了冷夜的霜鮮,給大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1. 霜降:表示氣溫開始降低,出現霜凍的時候。
2. 鮮花:指鮮明、美麗的花朵。
3. 霜凍:指因氣溫下降而導緻的水分結冰的現象。
4. 鮮豔:形容顔色明亮鮮豔。
1. 雪白:指顔色像雪的白色。
2. 明亮:指光線充足,色彩鮮明。
3. 清新:指氣味或色彩幹淨清爽。
1. 暗淡:指光線不足,色彩暗淡無光。
2. 枯黃:指由于幹枯而呈現黃色。
3. 褪色:指色彩逐漸消失或變得黯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