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霜色潔白。指嚴霜。 南朝 宋 謝莊 《宋明堂歌·歌黃帝》:“景麗條可結,霜明冰可折。” 唐 蘇颋 《奉和聖制幸望春6*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元 方回 《次韻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霜明楓葉紅于染,春點梅梢玉不寒。”
(2).喻高潔。《南齊書·褚淵傳》:“ 劉領軍 峻節霜明,臨危不顧。”
(3).弓名。《南史·杜崱傳》:“﹝ 杜嶷 ﹞所佩霜明朱弓四石餘力。”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霜明漢語 快速查詢。
“霜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霜色潔白,指嚴霜
本義描述霜的潔白清冷質感,常見于古詩文中的自然景象描寫。例如:
比喻高潔的品格
引申為對人物品性的贊美,強調如霜般清冷堅貞的節操。例如:
古代弓名
特指一種名為“霜明”的弓,見于曆史記載。如《南史》提到杜嶷佩戴“霜明朱弓”(、7)。
“霜明”在不同語境中可靈活表達自然、人文雙重意蘊,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核心關聯意象為“霜”的潔淨與冷冽,以及由此衍生的精神象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曆史典故,可參考、5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霜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夜晚的霜氣消散,天色開始明亮。
霜明的部首是雨(雨字部),總計12個筆畫。
霜明起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描繪天氣轉暖時霜消的景象。在繁體字中,霜明的寫法為「霜曉」。
在古代,霜明的寫法也有一些變化。有的以「霜燦」表示,有的則以「霜朝」表示,但都是用來描述霜消之後,旭日初升的美景。
1. 寒冷的冬夜過去了,萬物開始蘇醒,霜明時分陽光照耀大地。
2. 霜明之際,我獨自行走在山間,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
霜寒、明亮、霜氣、明悟、寒霜、旭日
冬日的黎明、霜消、日出
寒夜、夜幕、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