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獸的白色細毛。 唐 孟簡 《白烏呈瑞賦》:“觀其皎皎奇狀,明明麗質,霜毳潔朗,玉姿閑逸。”
“霜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指鳥獸的白色細毛,其中“霜”比喻白色,“毳”指鳥獸的細毛()。
字義分解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生僻詞彙,多用于文學或古漢語語境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可形容鳥類羽毛或動物皮毛的潔白細膩。
霜毳(shuāng duī)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寒冷冬天裡落在植物上的霜花。霜毳可以看作是霜花的專用名稱。
霜毳的部首是雨(yǔ)部,同時它由17個筆畫組成。
霜毳一詞源于古漢語,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司徒·司寇》:“霜毳,玉之所生也”。在繁體字中,霜毳的寫法為霜頧。
在古代,霜毳的寫法略有不同,采用的是「霜頧」的形式。
1. 溫暖的室内,有時也會出現窗戶上的霜毳。
2. 一夜之間,樹枝上結滿了美麗的霜毳。
組詞:霜毳林、霜毳覆蓋、霜花
近義詞:霜花、冰花
反義詞:夏花、春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