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栗的意思、霜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栗的解釋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稱。 唐 李白 《夜泊黃山》詩:“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提盤飯霜栗。” 宋 陸遊 《對食戲詠》:“冰梨頳似頰,霜栗大如拳。”

(2).指栗樹。 元 劉因 《雜詩》之五:“霜栗千封戶,雲屏四畫圖。”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霜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一、植物相關含義

  1. 指栗子:因栗子在農曆九月霜降時節成熟而得名,常見于古詩詞中。如李白《夜泊黃山》中“酤酒提盤飯霜栗”,陸遊《對食戲詠》提到“霜栗大如拳”。
  2. 指栗樹:元代劉因《雜詩》用“霜栗千封戶”描述成片的栗樹林,明代《本草綱目》也沿用此稱。

二、成語含義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出“霜栗”為成語,形容極度恐懼的狀态。但該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可能屬于現代引申義或誤傳,建議謹慎使用。

注:發音為shuāng lì,字面由“霜”(寒冷)與“栗”(栗子/戰栗)組成。文學中多采用植物本義,若需引用成語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栗

《霜栗》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極度寒冷或者指極冷的環境。下面是關于《霜栗》的一些詳細信息:

部首與筆畫

《霜栗》由部首“雨”組成,部首“雨”表示與雨、雪、露等相關的意思。它總共包含了15個筆畫。

詞源與來源

“霜栗”一詞最早是出現在《史記·劉敬傳》中。《劉敬傳》記載了楚漢戰争期間,當兵臨戰的時候,害怕到手發抖的現象。在古代人們認為,當人害怕恐懼的時候,全身的毛孔會因為寒冷而猛烈顫抖,就像霜降臨到栗果上一樣,因此形成了“霜栗”的說法。

繁體字

《霜栗》的繁體字為「霜慄」。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古籍記載,古時候漢字“霜栗”可以寫作“霜栗”,字形略有變化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寒風中,他感覺到全身都在霜栗。

2. 到了冬天,湖面上開始出現了一片片霜栗的冰塊。

組詞

霜降、栗色、栗子、凍栗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寒冷、冰冷、凜冽

反義詞:溫暖、炎熱、熱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