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不吉之月。 唐 王建 《早春病中》詩:“師教絳服禳衰月,妻許青衣侍病夫。”
“衰月”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早春病中》原文或古典文學辭典。
衰月,是一個表示月亮逐漸變小、虧縮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衰月的部首是月,月字有4畫。衰字的部首是衣,衣字有6畫。
來源:衰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對月亮不同形态的觀察和描述。
繁體:衰月的繁體寫法為「衰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衰月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含義一緻。
例句:
1. 他們在衰月時分舉行了一場祭月的儀式。
2. 每個月的衰月期間,人們會觀察天空中的月亮現象。
組詞:
1. 衰敗:形容敗落衰亡的狀态。
2. 衰落:形容聲勢、地位等的衰退下降。
3. 衰竭:指資源、力量等的消耗無餘。
4. 月光:指月亮的光輝。
近義詞:
1. 缺月:指月亮因雲層或其他遮擋物而呈現出不完整的形狀。
2. 殘月:指月亮的一部分暗淡或被雲遮蔽,形狀不完整。
反義詞:
1. 盈月:指月亮逐漸變滿、圓起來的狀态。
2. 滿月:指月亮呈現完整圓形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