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eble and thin] 衰弱瘦削
衰瘦的臉龐
“衰瘦”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漢典》或古詩文用例。
《衰瘦》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人體憔悴、消瘦的狀态。當一個人由于某種原因而變得非常瘦弱、衰敗、不健康時,可以用《衰瘦》來形容。
《衰瘦》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肉)、右邊是“瘦”(疒、⺢)。
按照筆畫數來計算,《衰瘦》共有15個筆畫:⺼(5畫)+ 疒/⺢(10畫)。
《衰瘦》是古代漢語的詞語,源于傳統文化中對人體健康和形态的描述。在繁體字中,用來形容人體憔悴、消瘦的狀态寫作「衰瘦」。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态有所改變。《衰瘦》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主要部分仍然是“⺼”與“瘦”。
1. 他一病不起,病後變得衰瘦不堪。
2. 這個人臉色蒼白,衰瘦得像是被餓了很久。
3. 爺爺年紀大了,變得越來越衰瘦。
1. 衰敗:形容人或事物狀态逐漸變差。
2. 瘦削:形容人體瘦弱,身體線條緊湊。
3. 憔悴:形容人因疾病、疲勞等而蒼白、消瘦。
1. 消瘦:形容人體因疾病或營養不良而瘦弱。
2. 憔悴:形容人臉色不好,全身無力的狀态。
3. 枯瘦:形容人體非常瘦弱,沒有健康的狀态。
1. 健壯:形容人體強壯、健康的狀态。
2. 豐滿:形容人體豐腴、富有體态美。
3. 魁梧:形容人體高大、壯實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