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年遲暮。謂年老。 唐 鄭谷 《中年》詩:“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 宋 陸遊 《排悶》詩:“貧悴隻如行卷日,衰遲忽過挂冠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有司分考》:“前此就教者,類皆年力衰遲,今則多少壯矣。” 胡蘊 《雜詩》之五:“衰遲儘有未消福,浪説無錢又買書。”
“衰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uāi chí,主要用于形容年老體衰的狀态,帶有對歲月流逝的感慨或自謙之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衰遲”指“衰年遲暮”,即年老力衰、暮年遲暮的狀态。其中:
文學引申
在古典詩詞中,常被文人用來表達對年華老去的無奈或自嘲。例如:
“衰遲”一詞凝練地描繪了年老體衰的遲暮感,兼具字面與情感雙重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詩詞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中年》《排悶》等作品。
《衰遲》是一個表示衰弱、消退或減弱的詞語。
《衰遲》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分是“衰”,右邊的部分是“遲”。
其中,“衰”的部首是“衣”,共包含5個筆畫;“遲”的部首是“辶”,共包含7個筆畫。
《衰遲》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形容年紀大了、力氣衰退、行動不及時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衰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我們使用的《衰遲》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衰”字的寫法為“衰苕”,而“遲”字的寫法為“遲”。
1. 由于年齡的增長,他的體力逐漸衰遲。
2. 學生們要抓緊時間,不要遲到,因為遲到會影響到學習效果。
1. 衰敗:形容衰弱、沒落。
2. 遲鈍:形容行動、思維等反應遲緩的狀态。
3. 衰退:指事物逐漸減少或走下坡路。
與《衰遲》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減退、衰退、衰落。
與《衰遲》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旺盛、活躍、迅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