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槽枥的意思、槽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槽枥的解釋

亦作“ 槽歷 ”。養馬之所。《後漢書·馬援傳》:“今者歸老,更欲低頭與小兒曹共槽櫪而食,併肩側身於怨家之朝乎?”《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 唐 顔師古 注:“伏歷謂伏槽歷而秣之也。” 宋 陸遊 《醉歌》:“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北牖下有槽櫪,馬矢堆積,令人歎絶。” 陳登科 等《徐悲鴻》第二章二八:“我雖非 伯樂 ,可 白石 先生真是千裡馬,決不能胼死于槽枥之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槽枥(cáo l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境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拆分和組合角度進行解析:

  1. 單字釋義

    • 槽:原指長方形或方形的盛飼料器具,如《說文解字》釋為「畜獸之食器」。後引申為物體凹下的部分(如「水槽」)或特定行業用語(如「河槽」)。
    • 枥:本義指馬廄中的木欄,如《方言》載「枥,梁宋齊楚北燕之間謂之楖」。亦指拴系馬匹的木樁,後統稱養馬場所。
  2. 組合詞義 二字連用泛指飼養牲畜的食槽與馬廄,常見于古典文獻。例如:

    • 唐代韓愈《馬說》「骈死于槽枥之間」,以「槽枥」代指普通馬匹的生活環境,反襯千裡馬未遇伯樂的悲劇。
    • 北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奔走于形勢之途,顧盼于槽枥之下」,借指世俗功名場所。
  3. 引申含義 該詞在文學中常蘊含對人才被埋沒或庸常生活的隱喻,體現古代文人借物抒懷的修辭傳統。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及曆史題材作品,日常口語已罕用。

網絡擴展解釋

“槽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áo lì,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養馬的地方,即馬廄或馬棚,包含食槽與固定馬匹的結構。例如唐代韓愈《雜說》中“骈死于槽枥之間”,即描述馬匹在馬廄中老死的場景。

  2. 結構功能

    • 槽:指盛放飼料的器具(如馬槽),是喂馬的容器。
    • 枥:原指馬廄中固定馬匹的欄杆(非“馬槽”或“馬廄”本身),用于約束馬匹活動。兩者結合後,代指整個養馬場所。

二、文獻例證

  1. 曆史典籍

    • 《後漢書·馬援傳》提到“共槽枥而食”,指在養馬處與後輩共處。
    • 宋代陸遊詩句“戰馬死槽枥”則借“槽枥”暗喻戰馬終老于廄中,未得戰場馳騁。
  2. 詞義演變
    早期“槽枥”側重指養馬場所(如《漢書》注疏),後逐漸延伸為馬匹生存環境的象征,如成語“老骥伏枥”即用“枥”代指馬廄,表達抱負未竟的感慨。


三、常見誤解辨析


四、現代應用

如今“槽枥”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詞源考據,可參考《說文解字》《後漢書》等典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般湼盤辦取報谒波隴匆忙存執脞録蹈矩循彠釣濑調谇骶骨恩庥二人轉忿隘風紀風煙符効幹警高寄跟隨供拟共韻桂府貴農賤商規欲黑麻烘箱黃台瓜蔓姜文郊送解亭金鮮倔頭鞠旅戀胊靈真厘嫂六曹溜開六眸露丑邏些率示民行撓撓訖息蜷局任官熱循環熔解桑律試車爽性暑門説話的托墳唾壺擊缺王粲登樓未定之天銜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