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真的意思、守真的詳細解釋
守真的解釋
保持真元;保持本性。語出《莊子·漁父》:“慎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後漢書·申屠蟠傳》:“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濕輕重,不為窮達易節。”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患乎凡夫,不能守真。” 唐 錢起 《過曹鈞隱居》詩:“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 宋 阮閱 《增修詩話總龜》卷四五:“ 元真子 張志和 , 會稽 人,守真養氣,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詞語分解
- 守的解釋 守 ǒ 保持,衛護:守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禦。守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守節。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規。 看管:看守。守護。 在一個地方不動: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 真的解釋 真 ē 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僞”相對:真誠。真谛。真摯。真心。逼真。認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 确實,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清楚,顯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本性,本原:純真。天真。 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守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由“守”(持守、堅持)與“真”(真理、真實、本性)組成,意為堅守真理或原則,保持正直誠實,維護本真狀态。
- 發音:shǒu zhēn(拼音為ㄕㄡˇ ㄓㄣ)。
二、深層内涵
- 哲學層面
源自《莊子·漁父》中“慎守其真”的表述,指保持真元(道家概念中的生命本源)與自然本性,避免被外物牽累。例如《後漢書》用“安貧樂潛,味道守真”形容人安于貧苦卻堅持本心。
- 道德層面
強調在誘惑或困境中堅持原則,如處理事務時追求正義,或面對利益時保持澄澈内心。
三、使用場景
- 個人修養:形容人恪守真誠品性,如“攻文還守真”(唐代錢起詩)。
- 社會行為:用于贊頌堅持真理的言行,如“守真掬誠,笃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現代用例)。
四、相關延伸
- 名字寓意:作為人名時,“守真”寄托了希望個體思維敏捷、堅守本真的期許。
- 文化關聯:與道家“修真”思想一脈相承,強調内在真實與外在行為的統一。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莊子》《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真是什麼意思
守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堅守真理或者守住本心。它強調在困難或誘惑面前始終保持對真理的堅守,不輕易改變立場或信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真這個詞由宀(宀)和真(十一畫)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宀是房屋的意思,真代表真實或者真理。
來源與繁體
守真一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難一》一書中,書中寫道:“守廟堂之道謂之守真。”在繁體字中,守真的寫法為「守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守真的寫法可以是「守眞」or「守眞」。
例句
1. 他一直堅守真理,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
2.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守真,不忘初心。
3. 守真的人往往能夠經受住各種考驗。
相關詞語
組詞:堅守真理、求真、真心、真實。
近義詞:守正、守信、守護。
反義詞:背叛、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