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約施搏的意思、守約施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約施搏的解釋

指所操者簡易而施與者廣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約施搏”是一個源自《孟子·盡心下》的成語,其正确寫法應為“守約施博”(“搏”為“博”的誤寫或通假),原句為:“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基本解釋:

  1. 核心含義
    指所持守的原則或方法簡單(守約),但施行效果卻能廣泛惠及他人(施博)。強調以簡約之道實現廣泛影響,屬于儒家推崇的“善道”之一。

  2. 出處與背景
    出自《孟子·盡心下》,孟子通過對比“言近指遠”與“守約施博”,闡述“善言”與“善道”的關系,主張從根本出發,以簡馭繁。

  3. 常見誤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6)将其誤讀為“遵守承諾并積極行動”,這可能源于對“施搏”的拆分理解(“施展拼搏”)。但權威典籍均指向“施博”(廣泛施行),與“守約”形成對比。

  4.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治理、教育或處世之道,例如:

    • 政策設計簡潔高效卻能解決廣泛問題;
    • 教學方法簡明卻能啟發學生舉一反三。

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孟子》原文及權威辭書(如漢典)以獲取準确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約施搏

《守約施搏》這個詞是典籍《詩經》中的一句詩,意指追求和平而不怕鬥争。守約指守護約定或協定,施搏指勇敢地行動,可以理解為“堅守正義、勇于鬥争”。

守約施搏的拆分部首是宀(宀字頭的部首表示與房屋相關)、約(纟字頭的部首表示與紅繩有關)、鬥(鬥字頭的部首表示與鬥争相關)。

守約施搏的筆畫分别為8畫、7畫、9畫。

守約施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古代社會中宗法制度約束人們的行為,追求和平是每個人的共同目标。但在追求和平的過程中,也必然會遇到各種社會矛盾和不公平的現象。為了維護正義,人們需要勇于鬥争,不怕艱難困苦。這種價值觀被概括為“守約施搏”,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精神追求。

在繁體中,守約施搏的寫法為「守約施搏」。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守約施搏在古代寫法中的表示形式可能有所差異。

以下是一個關于守約施搏的例句:“他本着忠誠守約的原則,敢于面對困難,積極施搏,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與守約施搏相關的組詞有:守約、守法、約定、施行等。

守約施搏的近義詞包括:奉公守法、堅守正義、勇往直前。

守約施搏的反義詞可以理解為背約逃避、軟弱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