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keep an appointment]∶遵守約定
守約而來
(2) [keep a thrifty and ****** way]∶保持儉樸
孤貧守約
(1).簡易可行。《孟子·公孫丑上》:“ 孟施舍 似 曾子 , 北宮黝 似 子夏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 孟施舍 守約也。”
(2).保持儉樸的品德。《三國志·吳志·蔣欽傳》:“ 權 嘗入其堂内,母疎帳縹被,妻妾布裙。 權 歏其在貴守約,即敕禦府為母作錦被,改易帷帳,妻妾衣服悉皆錦繡。” 晉 潘嶽 《楊仲武诔》:“雖舅氏隆盛,而孤貧守約,心安陋巷,體服菲薄。”
(3).遵守信約。
“守約”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遵守約定、信守承諾,強調誠信和責任感。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守”意為遵守、堅守,“約”指約定、協議。組合後表示嚴格履行自己做出的承諾或達成的協議。例如:
日常生活
強調個人品德,如《論語》中“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守約者往往被視為可靠、值得信賴的對象。
法律契約
在合同法中,“守約方”指履行義務方,違約方需承擔賠償責任。例如購房合同中按時支付房款屬于守約行為。
曆史文化
典故“季劄挂劍”中,季劄為兌現對已故徐君的贈劍承諾,将劍挂在徐君墓前,成為守約典範。
詞彙 | 含義差異 |
---|---|
守信 | 更廣義的誠信,不限于約定 |
違約 | 反義詞,指違背約定 |
踐諾 | 強調實際履行承諾的行為 |
在商業全球化背景下,守約精神成為國際合作的基礎。據統計,2024年全球因違約導緻的商業損失超3000億美元,凸顯守約的經濟價值。社交媒體時代,“守信打卡”等新興形式也在重塑契約文化。
守約是指遵守、履行約定、契約的意思。當雙方或多方達成一項協議或合同時,各方應當守約,遵守協議内容,不得違反約定。
守約的拆分為宀(宀),主(丶、丶)。
《守約》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在人類社會中,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促進交往合作,人們必須通過約定、立法等形式明确規定各項義務和權利。守約的概念因此而産生,并成為法律和商業活動中重要的原則。
《守約》的繁體字形狀為「守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守約」可以寫作「守約」。約為「約」的古體,以「纟」表示繩子,衍生出承諾、約定的含義。
他們達成了一項重要的協議,雙方必須嚴格守約。
作為企業家,守約是他的基本準則,他從不輕易違反合同。
守信、守法、守時、守護、守候、守望。
遵守、履行、遵循、遵禦、奉行。
違約、違背、背約、失信、脫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