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信的意思、守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信的解釋

保持誠信;遵守信約。 漢 劉歆 《遂初賦》:“求位得位,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 老彭 兮。” 三國 魏 曹操 《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陳平 豈篤行, 蘇秦 豈守信邪?而 陳平 定 漢 業, 蘇秦 濟弱 燕 。”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卷四:“妾守信,君等毋吝財也。” 柯靈 《島》:“島上瘦小的老郵工準時來到,向船上接送郵件;不管陰晴風雨,就象潮漲潮落一樣守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信”是一個漢語詞彙,指遵守承諾、信守諾言的行為準則,強調言行一緻、不違背約定。其核心内涵包括:

1. 基本定義

2. 文化淵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信”是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孔子提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強調信用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商鞅“徙木立信”的曆史典故也體現了守信對建立社會信任的重要性。

3. 實踐表現

4. 現代意義 在商業合作中,守信降低交易成本;在人際交往中,守信是維系關系的紐帶;在法律層面,違約可能承擔民事責任。失信行為則會導緻信譽損失,甚至被列入信用黑名單。

延伸思考:守信需與“智慧”結合,例如對明顯錯誤的承諾應及時溝通調整,而非盲目遵守。真正的守信應建立在理性判斷與道德自覺的基礎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信的意思

守信是指遵守承諾、信守諾言,保持言行一緻的品質。守信的人常常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始終堅守誠信原則,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字由宀部與宀部組成,宀是左半部分,其筆畫數為3;《信》字由人部和言部組成,人是上半部,其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守》字源于古代象形文字,原為"宀"部的義符,表示"屋頂"。《信》字來源于“言”,是由“亻”代表人加上“言”代表語言引申而來。

繁體字中,“守”字在台灣、香港等地仍然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守》字的變體形式較多,如小篆書寫為"宀土丶丷",隸書寫為"冖或示土丶丷",楷書為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形态。

《信》字古代寫法中也有變體,小篆為"亻言",隸書為"亻言"或"亻萬",楷書則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形态。

例句

1. 做人應該守信,言行要一緻。

2. 她一直守信履行合同義務。

3. 守信是建立穩定合作關系的基礎。

組詞

1. 信譽:指一個人或機構在交往中的信用程度。

2. 守時:指按時履行約定的時間和準備工作。

3. 守法:指遵守法律規定,不違法亂紀。

近義詞

誠信、守約、遵守、信守

反義詞

不守信、背信棄義、言而無信、欺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