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觚的意思、操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觚的解釋

執簡。謂寫作。《文選·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 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簡也。”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三:“ 林公 每出首唱, 徐 密寫韻歸,衆方操觚,内子詩已來,必可觀也。” 明 宋濂 《王冕傳》:“操觚賦詩,千百言不休。”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此非操觚之士,獨憑神思構架而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操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書面用語,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與引申義三方面解析:

  1. 字源解析

    “操”字本義為“持、握”,《說文解字》釋為“把持也”;“觚”原指古代飲酒器,後演變為書寫用的木簡。《漢語大詞典》引《禮記·禮器》“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觚)”說明其早期用途。二者結合,“操觚”字面意為“手持木簡”,代指書寫行為。

  2. 本義與引申義

    該詞本義為“執筆寫作”,如明代宋濂《王冕傳》載“操觚賦詩,千百言不休”。後引申為“從事文章創作”,《漢語大詞典》特别強調其“著述、撰文”的文學屬性。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以“操觚之士”指代文人群體,突顯其文化身份象征。

  3. 古今用法差異

    古代多用于形容嚴肅寫作,如《文心雕龍·神思》雲“操觚以率爾”。現代語境中,該詞保留書面語色彩,常見于學術評論或文學創作領域,例如“操觚為文,須立意高遠”(《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說文解字注》、《文心雕龍譯注》。

網絡擴展解釋

“操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指手持木簡書寫。
    “觚”是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形狀多為方形,類似竹簡()。因此“操觚”最初表示執簡寫字的行為。

  2. 引申義:後泛指執筆寫作或文學創作。
    如陸機《文賦》中“或操觚以率爾”即描述提筆即興寫作的狀态()。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三、結構與讀音


四、總結

“操觚”從具體書寫工具演變為抽象寫作行為的代稱,常見于文學評論或曆史文獻中,體現漢語詞彙的意象化特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賦》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辭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晻藹杯水之敬碧樓伯英逞興重屋道數打十三點石術二極管鵝胰府丞高姿态桁梁環灂虎穴龍潭湖州鏡堅潤膠臈嬌嫚京市極頭麻化積玉堆金巨骨跼蹄開白康乂陵遲麗曲六幕落堕鳗井膩友濃郁盤石宗啓路取志日幹如椽筆商埠贍切身分證十分惺惺使五分施檢石首城市征壽終正寝束流橚槮天箓帖子詞鹈鴂彤帏讬筆翫鮑微官偉妙威嚴相攜縣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