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録的意思、收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録的解釋

(1).收集抄錄。《後漢書·侯霸傳》:“ 霸 明習故事,收録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於世者,皆施行之。”

(2).指文章的被采用。 明 錢德洪 《<王陽集續編·大學問>跋》:“是篇 鄒 子 謙之 嘗附刻於《大學》古本,茲收録續編之首。”

(3).收取。 唐 李綽 《尚書故實》:“毀寺時,分遣禦史檢天下所齊寺及收録金銀佛像。”

(4).接納;收容。 唐 蔣防 《霍小玉傳》:“諸弟兄以其出自賤庶,不甚收録。”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壽數未盡,藥誤緻殂,而陰府不見收録。”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遂成富室,僮僕去者,次第復來,百計夤緣,以求收録。”

(5).收捕。《南史·王敬則傳》:“﹝ 王敬則 ﹞使於 高麗 ,與其國女子私通,因不肯還,被收録然後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除蠹》:“ 陳氏 子弟親屬數十人,相率號哭,闐塞堦屏, 立 ( 崔立 )使鎖閉衙門,一一收録。”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經史三》:“﹝ 華佗 ﹞能洞見世人之五臟,而不能密察 孟德 之心術,竟被收録坐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收錄”是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規範寫法為“收錄”(“録”是“錄”的繁體形式)。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該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礎義項 指對文字、聲音、影像等内容的收集載入。如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學習詞典》所示:“出版社收錄了三百篇古代詩文”,強調系統性的編撰行為。此義項源自漢代《說文解字》對“錄”的釋義“刻木錄錄也”,指刻寫記錄的動作。

二、引申義項

  1. 人才選拔範疇:《漢語大詞典》引《南齊書·王儉傳》用例“儉寡嗜欲,唯以經國為務,車服塵素,家無遺財,手筆典裁,為當時所錄”,特指對人才的收納任用。
  2. 電子技術領域: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定義,指通過錄音、錄像設備對信號的保存過程,如“收錄現場訪談内容”。

三、古籍用例 《後漢書·卷四十》記載“固所著典引、賓戲、應譏、詩、賦…在者凡四十一篇”,唐代李賢注“此猶《漢書·序傳》雲‘凡《漢書》’目錄也”,印證了收錄行為的文獻傳承功能。

(注:文中标注的對應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學習詞典》實體書版本,對應中華書局點校本《南齊書》《後漢書》紙質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收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ōu lù,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核心釋義

  1. 收集抄錄
    指整理、保存文獻或資料。
    例:《後漢書·侯霸傳》記載“收録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於世者”,強調對前人文獻的整理。

  2. 文章被采用
    多指文章被編選、發表或引用。
    例:明代錢德洪提到“茲收録續編之首”,指文章被編入文集。

  3. 收取、收納
    可指具體物品的收取,或抽象層面的接納、任用。
    例:唐代李綽提到“收録金銀佛像”;《霍小玉傳》中“不甚收録”意為不被家族接納。

  4. 收捕(古義)
    古代文獻中偶指逮捕、拘押,現已罕見此用法。


現代擴展義


相關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現代語境分析,可參考《後漢書》《尚書故實》等文獻,或查閱詞典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暗壩暗鬥明争阿雅偉白杆兵白杆軍包荒邊候筆路兵營部秩剗期成文法傳刻傳通刺啦戴帻掂掇點石爲金點葉杜門二斤半放言遣辭沸滭孤犢觸乳古老黃徼皇太姆華域護守将伯之助祲威盛容菊道人軍谘列石理劇李甯論空緑綟绶旅遊路線馬牌沒出息男兒排镩撲奔恰合輕卒求親日不移晷上略杉鷄攝盛示教庶旄綏芬河市宿哲拓樸罔阆卧鎮侮謾蠍勒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