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壽觞。《南齊書·樂志》:“上壽歌辭:獻壽爵,慶聖皇。靈祚窮二儀,休明等三光。” 唐 許敬宗 《奉和守歲應制》:“壽爵傳三禮,燈枝麗九微。”
“壽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壽爵(拼音:shòu jué)意為“猶壽觞”,即祝壽時所用的酒杯或敬酒儀式。其中:
文獻記載
文化内涵
該詞多用于宮廷或正式場合的祝壽活動,強調禮儀性和尊貴性,與“壽觞”同義,均指向慶賀長壽的飲酒儀式。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出“壽爵”為古代青銅酒器,象征吉祥長壽。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解讀,需謹慎參考。
“壽爵”核心含義為祝壽儀式中的酒杯或敬酒行為,常見于古籍記載。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器物屬性,建議查閱考古或專業曆史文獻。
《壽爵》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們長壽而享有高官厚祿的情況。它由兩個字組成,壽和爵。
壽字的部首是宀,筆畫數為12;爵字的部首是爪,筆畫數為9。
《壽爵》是由中國古代文學家劉基所創作的,出自他的《贈别賦》中的一句:“歲壽爵進,見辭而出。”
《壽爵》的繁體字為「壽爵」。
在古代,壽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有時會寫成「壽」或「壽」;爵字的寫法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
他一生兢兢業業,終于功成名就,得到了壽爵。
壽康寶鑒、爵位、長壽
壽福、壽命、地位尊崇
短命、貧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