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精的意思、守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精的解釋

(1).凝聚的神采。《三國志·魏志·管辂傳》:“ 輅 曰:‘吾額上無生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梁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三國演義》第六九回作“守睛”。

(2).保持精氣。《淮南子·精神訓》:“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蟬蛻蛇解,遊於太清,輕舉獨住,忽然入冥。”《雲笈七籤》卷五七:“除誦守精,修奉太和,不虧不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精”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及用法:

一、古典文獻中的釋義

  1. 凝聚的神采
    指人的神态或氣質中凝聚的獨特風采。例如《三國志·魏志·管辄傳》提到“眼中無守精”,《三國演義》第六九回也寫作“守睛”,均描述人的精神面貌。

  2. 保持精氣
    源自道家養生思想,強調通過節制欲望、專注修行來固守生命能量。如《淮南子·精神訓》中“抱素守精”,指通過内在修養達到超脫境界。


二、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語境中,“守精”可引申為堅守精神信念或原則,比喻面對誘惑或壓力時保持本心,不為外界動搖。例如:“他始終守精如一,不為名利所惑”。


使用場景與示例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書面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或哲學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三國志》《淮南子》等古籍原文,或查字典類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精

守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宀”、“⺁”、“⺌”、“⺮”等部首組成,共有12畫。它的意思是保持純潔、守護自己的精神。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爾雅》是中國早期的字書,其中提到了“守精”一詞。在古代的舍利塔上,常常刻有“守精”二字,意味着人們要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被俗世所染。

守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守精”。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其中記錄了一種古時候的寫法:“宀”寫為“宀”旁,“⺁”寫為“⺁”旁,“⺌”寫為“⺌”旁,“⺮”寫為“⺮”旁。所以,它的古字寫法為“宀⺁⺌⺮”。雖然寫法有所變化,但意思仍然相同。

一些關于守精的例句: 1. 她一直守精,在當前的浮躁社會中保持着自己的純潔。 2. 古代士人常以守精為高尚道德追求。

以下是一些守精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守正、守時、守秩、守紀、守望、守夜、守信等。 2. 近義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 反義詞:放縱、放蕩、不檢點、不清白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