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翰的意思、手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翰的解釋

[autograph letter] 親筆寫的信

乃蒙手翰先施

詳細解釋

親筆書劄。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是以前狀,輒述鄙誠,眷惠手翰還答,益增欣悚。” 清 馮桂芬 《複許滇生師書》:“ 鄭生鬥 南來,乃蒙手翰先施,慰諭綢繆,存問周委,十讀三復,且感且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手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解釋

手翰(shǒu hàn)指親筆書寫的信函或書劄,強調書信的親筆屬性。例如:“乃蒙手翰先施”表示對方親自寫信先行問候()。

二、詳細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代個人親筆撰寫的書信,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唐代韓愈在《與鄂州柳中丞書》中提到“手翰還答”,清代馮桂芬也使用“手翰”表達對親筆信的尊重()。

  2. 擴展比喻
    部分資料(如)提到“手翰”可比喻手中的毛筆,形容書法技藝高超或文采出衆,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

五、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法,可參考唐代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手翰:意義和曆史

《手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手”和“翰”,形聲字。它的意思是親手寫的書信。這個詞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還沒有發明紙張,他們用薄片的竹子或木片寫字。這種薄片被稱為“簡”,而用來寫字的竹籤被稱為“翰”。通過手工勞動,人們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記錄下來,并以此與他人交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手翰》的部首是“手”,總共有4個筆畫;“翰”的部首是“羽”,總共有20個筆畫。在這個詞中,“手”的位置比較靠前,而“翰”在後面。

來源和繁體

《手翰》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又少與皇子上書,...(殷)癸欲短書,(蘇)秦作手翰持之。”

對于繁體字,請替換“手”為“手”部(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形成了漢字的基本結構,不同字形通過這些基本筆畫的組合來表達。

例句

1. 我用手翰給父母寫信,表達了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

2. 他用手翰向領導請願,希望得到公正的對待。

組詞

手寫、手語、翰墨、翰林、翰苑、手藝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筆翰、字翰、親筆信。

反義詞:印、印章、蓋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