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府的意思、守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府的解釋

保守先王的府藏。引申為保持前代的成法。《國語·周語中》:“今天降禍災於 周 室,餘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餘一人,餘一人豈敢有愛?” 韋昭 注:“府,先王之府藏。”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 日本 之始也,其守舊攘夷與我國同,其幕府封建與我國異,其國君守府,變法更難。然而成功甚速者,則以變法之始,趨向之方針定,措置之條理得也。”

武官名。 明 清 時期地方武職有守備,其官階與府同知相當,也稱“守府”。《儒林外史》第九回:“小人們的主人 劉老爺 曾做過守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本義及引申義

  1. 字面含義
    指“保守先王的府藏”,即守護前代君王的財物或典章制度()。
  2. 引申義
    由此演變為“保持前代的成法”,強調遵循舊制、繼承傳統。例如《國語·周語中》記載周王自稱“餘一人僅亦守府”,即表達僅能守住先人基業的謙辭()。

二、曆史官職名

在明清時期,“守府”也指地方武職“守備”,其官階與府同知(地方行政副職)相當。例如《儒林外史》提到“劉老爺曾做過守府”,即指擔任此武官職位()。

其他說法

部分資料提到“守府”可引申為“守衛邊疆或家園的責任”,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駐守巨鹿城的故事,但此解釋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見()。

用法示例

  1. 遵循舊法:康有為曾以“國君守府”形容日本明治維新前固守舊制的困境()。
  2. 官職代稱:明清小說常以“守府”代指守備()。

“守府”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既可指遵循傳統,也可作為曆史官職名稱。若需更多例句或考證,可參考《國語》《儒林外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守府》

《守府》是一個成語,表示守衛、保持某一地方的安全和秩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府》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宀(mian)部首,右邊是彐(ji)部首。其中,宀部首有3畫,彐部首有3畫。

來源和繁體

《守府》出自《尚書·周書·宣王之诰》:“協和八極,守府舍瞽。”這句話意思是:共同和合,守衛朝廷的府邸,遭到癞瞽射擊。

在繁體字中,《守府》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守府》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區别,隻是筆畫有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守府》的宀部首隻有2畫,彐部首有4畫。

例句

1. 作為警察,我們應該守府,确保市民的安全。

2. 公司聘請了保安來守府,避免財産損失。

組詞

守族、守禦、守夜、守衛、守紀、守默

近義詞

守衛、保衛、看守、守護

反義詞

侵犯、攻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