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兌的意思、收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兌的解釋

謂收進和兌換銀錢。 清 李漁 《奈何天·焚券》:“這是租簿,這是文券,這是收兌的天平。”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總論》:“而錢穀之重,祗在催徵、比較、拆貯、解給與漕項收兌數者而已。”亦指貨币的兌換。《新華月報》1951年第4期:“收兌比值仍按照現在牌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收兌”是一個與經濟貿易相關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含義

詳細解釋

  1. 經濟場景中的責任
    該詞常用于商業領域,如合同籤訂、貨款支付或貨物接收等場景,隱含收款方或接收方的責任義務。例如,商家通過“收兌”完成交易款項的結算。
  2. 曆史背景
    在清代文獻中,“收兌”多指銀錢兌換,如李漁《奈何天·焚券》提到的“收兌天平”,黃六鴻《福惠全書》中描述的漕糧稅收兌換流程。近代則擴展至貨币兌換,如1951年《新華月報》提及的“收兌比值”。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更具體的曆史案例或行業用法,可參考《福惠全書》《新華月報》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收兌

收兌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收和兌。

收字的上面是“攵”,意味着收進來。下面是“口”,表示口袋。所以收的意思是把東西收進口袋裡。

兌字的上面是“兒”,表示兩個人站在一起。下面是“兄”,表示親兄弟。所以兌的意思是兩個人相互交談,進行交換。

收兌一起用,表示把東西收進來,進行交換。

來源

收兌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人間訓》中,意為招數熟練、技藝純熟。

繁體

收兌的繁體字是「收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兌字寫作「兌」,口旁寫得更小一些。收字與現代寫法一緻。

例句

他的技術非常收兌,無論什麼問題都能輕松解決。

組詞

收兌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收兌技巧、收兌經驗。

近義詞

近義詞有:收獲、兌現、交換。

反義詞

反義詞有:失去、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