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绶帶的意思、绶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绶帶的解釋

(1).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絲帶。 唐玄宗 《千秋節賜群臣鏡》詩:“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新唐書·車服志》:“ 德宗 嘗賜節度使時服,以鵰銜綬帶。”

(2).指衣帶。 前蜀 薛昭蘊 《小重山》詞:“憶昔在 昭陽 ,舞衣紅綬帶,繡鴛鴦。” 宋 陶穀 《清異錄·香瓊绶帶》:“ 薛能 《賞酴醿詩》雲:‘香瓊綬帶雪纓絡。’”《武王伐纣平話》卷上:“ 玉女 遂解綬帶一條與 紂王 。 玉女 言曰:‘此為信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绶帶(shòu dài)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1. 古代用途
    指古代用于系官印、玉飾的絲質帶子,是官員身份和等級的象征。例如唐代詩人薛昭蘊在《小重山》中描述“舞衣紅绶帶”,即指衣帶裝飾。
  2. 現代擴展
    演變為連挂勳章、獎章的帶子,通常以絲綢制成,有特定顔色和花紋,如各國軍隊或榮譽體系中的使用。

二、曆史與文化内涵

三、現代應用

四、字形與字源

五、其他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典故或現代設計案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軍事服飾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绶帶》的意思

《绶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帶子或絲質飾物。它由绶和帶兩個字組成,绶指的是用于束發的絲質線,帶指的是腰間束縛的細長物品。绶帶通常用于表示裝飾或束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绶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帀。纟是代表絲的部首,帀是帶字的部首。绶帶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绶帶》這個詞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绶帶經常用作禮儀中的重要物品,尤其在宮廷中被廣泛使用。绶帶在古代被視為尊貴和高貴的象征,因此它在文化和傳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繁體

《绶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綬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绶帶的寫法可能會有細微差别。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绶字是由「纟」和「舌」組成,而帶字則是由「巾」和「蔔」組成。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漢字演變的過程中的寫法變化。

例句

1. 身上佩戴着一條華麗的绶帶。
2. 她用一根绶帶将頭發紮起來。

組詞

绶帶可以有一些相關的組詞,例如:
- 绶帶飄逸
- 缤紛绶帶
- 色彩绶帶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
- 細帶
- 緞帶
- 絲帶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
- 鐐铐
- 束縛
- 枷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