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臣的意思、守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臣的解釋

(1).諸侯對天子或大夫對諸侯的自稱。《禮記·玉藻》:“凡自稱,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左傳·宣公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告於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

(2).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唐 權德輿 《哭劉四尚書》詩:“士友惜賢人,天朝喪守臣。” 宋 曾鞏 《明州拟辭高麗送遺狀》:“州郡當其道途所出,迎勞燕餞,所以宣達陛下寵錫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職分也。”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快雪堂帖》,即 涿州 馮 氏本,鬻於 閩 中,守臣得之以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臣”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古代諸侯或大夫的自稱

在周代禮制中,諸侯面對天子時需自稱“某土之守臣某”,大夫對諸侯也沿用這一謙稱,表示對上級的臣服與職責。例如:

二、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隨着曆史演變,“守臣”逐漸指代地方軍政長官,尤其在唐宋時期常見: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忠誠守節之人”,但這一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并非曆史語境中的核心含義。實際使用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指向自稱還是官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臣的意思

守臣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忠誠而守節的臣子。在曆史上,守臣常常用來形容對國家和君主忠心耿耿,秉公執法的臣子。

守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臣的拆分部首為宀和臣,其中宀是表示“宀字旁”部首,臣是表示“臣字旁”部首。守臣的筆畫數為10畫。

守臣的來源

守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華文明,具體的起源不太清楚,但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君臣關系的發展。

守臣的繁體

守臣的繁體字為守臣。

古時候守臣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守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的寫法可能需要考究曆史文獻和碑銘資料。

守臣的例句

1. 忠誠守臣,貌似脫胎。
2. 守臣之道,一生推崇。
3. 世風不正,難以尋得真正的守臣。

守臣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守臣有力、守臣本份、守臣心志等。
近義詞:臣子、忠臣、忠貞臣等。
反義詞:叛臣、背叛者、賊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