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賣貨者堅持原價不改變。 晉 皇甫谧 《高士傳·韓康》:“常遊名山,采藥賣於 長安 市中,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時有女子買藥於 康 ,怒 康 守價,乃曰:‘公是 韓伯休 邪?乃不二價乎?’” 伯休 , 韓康 字。
“守價”是一個漢語詞語,指賣貨者堅持原定的價格不改變,常用于商業或交易場景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守價”既體現交易中的定價策略,也蘊含文化層面的堅持原則之意。
《守價》指的是在買賣過程中,商家或個人堅持固定的價格,不輕易改變。守價意味着保持穩定性和可信性,通常用于描述商業交易中的價格政策。
《守價》由兩個部首構成,左邊的是宀(mián)表示關于建築、住宅等的事物,右邊的是決(jué)表示有關決定、斷定等的事物。總計部首數為2個。
根據漢字的筆畫順序,可以分解為宀(1畫)和決(6畫),總計筆畫數為7畫。
《守價》一詞來源于現代漢語,是由“守”和“價”兩個詞組合而成,其中“守”表示保持、堅守,而“價”表示價格、價值。
《守價》的繁體字為「守價」。
在古時候,守價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使用了不同的字形,稱為古字體。然而,守價的古字體在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1. 這家商店一直守價銷售,很少打折。
2. 在這個市場,商家都守價不講價。
守價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1. 守價策略
2. 守價政策
3. 守價原則
與守價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保持價格
2. 維持價位
3. 保守定價
與守價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調價
2. 變價
3. 降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