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塞決口立楗時所用的臿石。《漢書·溝洫志》:“隤林竹兮揵石菑, 宣防 塞兮萬福來。” 顔師古 注:“石菑者謂臿石立之,然後以土就填塞也。”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引 清 梁章鉅 《道光癸未冬日河上雜詩》:“石菑詳 班 書,激隄備 酈 注。”
關于“石菑”一詞,目前可考的資料較為有限,且未在常規詞典或專業文獻中查找到明确釋義。根據漢字拆分和語境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古建築術語
若結合“菑”字在《營造法式》等古籍中作為建築構件的用法(如柱下基石或木石接合結構),則“石菑”可能指古代建築中用于加固柱基或牆體的石制部件,起到承重或防潮作用。此類術語多用于特定曆史文獻或地方方言中。
文字訛誤或通假
若為古籍中的用字,可能涉及通假或抄寫錯誤。例如:
建議:若該詞出自具體文獻或方言,請補充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若無明确出處,需注意核實用字準确性,或考慮是否為生僻術語、地方性詞彙。
石菑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一種生長在山間的野生花卉。拆分部首可以分為石字旁和菑字旁,部首分别是石和菑,而總共有10個筆畫。
石菑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秦風·石菑》中的“石菑芃芃”一句,意為石菑花茂盛的樣子。繁體字形為「石菑」。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石菑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根據筆者的研究,石菑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似,既沒有明顯的變化。
1. 山間石菑盛開,景色十分美麗。
2. 清晨,我在花園裡駐足欣賞着散發出淡淡花香的石菑。
組詞:石菑苗、石菑藤、菑石、山菑、菑花
近義詞:河菊、百合、芙蓉、芳菲、繁花
反義詞:荒蕪、不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