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征的意思、食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征的解釋

享用稅收。語出《左傳·文公十一年》:“ 宋公 於是以門賞 耏班 ,使食其征,謂之 耏門 。” 杜預 注:“門,關門。征,稅也。”《梁書·張缵傳》:“陋 文仲 之廢職,鄙 耏門 之食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食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字源和古代制度背景進行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指食物,引申為俸祿、享用、依賴等義。在財政語境中,"食"可指國家收取的實物賦稅(如糧食)。《說文解字》釋:"食,一米也。" 後擴展為稅賦來源(如《周禮·地官》"以九職任萬民,以九賦斂財賄"中的"賦"包含實物征收)。

  2. 本義為行軍,引申為收取、課稅。《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其中"征"即指稅收種類。《說文解字》注:"征,正行也",後衍化為強制征收之意。

二、複合詞釋義

"食征"為動賓結構,特指古代官府征收糧食等實物作為賦稅的制度。其核心特征為: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周禮·地官·廪人》:"掌九谷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赒賜、稍食。" 鄭玄注:"稍食,祿廪也",反映早期以糧食為俸祿及稅收實體的制度基礎。
  2. 《管子·國蓄》:"租籍者,所以強求也;租稅者,所慮而請也。" 尹知章注:"在農曰租稅",指向農業實物稅,為"食征"的實踐形态。
  3. 《新唐書·食貨志》:"凡賦役之制……課戶每丁租粟二石",明确記載唐代按丁征收粟米的實物稅制。

四、現代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未單列"食征"詞條,但相關釋義可參照:


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
  3. 班固《漢書·食貨志》(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
  4. 房玄齡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5.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食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食征”指享用稅收,其中“食”作動詞表示“享用”,“征”指稅收。該詞源自《左傳·文公十一年》中“宋公于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謂之耏門”的記載,杜預注解“征”為“稅也”。

二、出處與結構

  1. 語源:出自春秋時期史書《左傳》,描述宋國君主将關門的稅收權賞賜給功臣耏班,允許其享用稅收收入。
  2. 構詞:
    • 食(shí):此處為動詞,意為“享用”或“以……為食”;
    • 征(zhēng):名詞,指代“稅收”或“賦稅”。

三、應用與例句

四、相關擴展

“食征”是典型的曆史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以稅收為收入來源”的核心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珉報效博魚殘山剩水饞嘴呈控醇酎慈讓叢猥蔟蔟大娘子短蕃匠鵝鞴毦筆風聲鶴唳風庭分肌劈理輔政孤山汗栗惠澤胡笳火燼節解鏡籢驚蛇入草金虎偈誦鞠躬君子橘子汁揩摩廊食樂業安居練染理合陵易林蒸理繹祿廪綸告驢夫拿粗挾細驽痾抛文勍盜擎蓋蛆蟲師然糠照薪桑黃沈達審稿人射飲談俳灘子同心畢力屯據霞杯詳驗析理系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