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清 黃宗羲 《<稱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華,一花之開落,與 桑 經 酈 注争長 黃池 ,則是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亦作“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 茅盾 《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巨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字面指獅子和大象捕捉兔子時都會使出全部力量,比喻對待小事也需全力以赴。該成語強調嚴謹認真的處事态度,主張不因事情微小而輕視。
最早見于清代黃宗羲《<稱心寺志>序》。作者通過對比自然界的捕獵現象,諷刺當時學者過度鑽研細枝末節卻标榜嚴謹的學術風氣。
存在異形成語“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二者核心含義相通。現代多用于:
作賓語或分句時,常與“謹小慎微”“一絲不苟”等詞搭配,多用于正式語境。近義詞包括“牛刀割雞”“鄭重其事”等,反義詞有“敷衍了事”“大而化之”。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這個成語意指凡事皆需全力以赴,不分大小,不論對手強弱,都要竭盡全力。無論是象與兔相搏,還是獅子與兔子相搏都要全力以赴。
成語“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的拆分部首為犬、王、艸、龍、言、心、手,筆畫總數為32畫。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匈奴列傳》。匈奴統治下的北方,經常對中原進行侵襲。在戰鬥中,犬與遠古的龍、象、獅子等強大的動物相比實力相對較弱,但是它們在危急關頭都會毫不猶豫地全力以赴。從中可見,盡力而為是面對敵人時的必然選擇。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的繁體寫法為《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在古時候,漢字“象”的寫法為“□﹝目心臣臣〆〆〆〆二二〆二臣”;漢字“獅”的寫法為“犭㠪匕司仨丨月”。
他一直堅信“獅象搏兔,皆用全力”,所以無論面對什麼挑戰,他都會竭盡全力去應對。
1. 看似無足輕重(形容事情看似沒有重要性,實際上可能會産生重大影響)。
2. 目的明确(指目标明确,清楚知道自己要達到的目的)。
3. 不計前嫌(指彼此之間不再計較以前的恩怨,重新和好相處)。
4. 竭盡全力(指盡力而為,全力以赴)。
1. 全力以赴
2. 千方百計
3. 全神貫注
敷衍塞責(指做事不認真,隻是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