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樣蠻箋的意思、十樣蠻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樣蠻箋的解釋

古人 蜀 地出産的十色箋紙。 五代 齊己 《白蓮集》有《謝人惠十色花箋并棋子》詩。 元 費直 《箋紙譜》:“ 楊文公 億 《談苑》載 韓浦 寄弟詩雲:‘十樣蠻牋出 益州 ,寄來新自 浣花 頭。’” 明 楊慎 《墐戶錄·十樣蠻箋》:“ 韓浦 詩曰:‘十樣蠻牋出 益州 。’《成都古今記》載其目曰深紅,曰粉紅,曰杏紅,曰明黃,曰深青,曰淺青,曰深緑,曰淺緑,曰銅緑,曰淺雲,凡十樣。又有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桃花、冷金之别,即其異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樣蠻箋”是古代蜀地(今四川)出産的一種彩色箋紙,因包含十種顔色而得名,常見于唐宋文獻記載。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十樣”指十種顔色或樣式,“蠻箋”則是對蜀地或高麗(今朝鮮半島)所産箋紙的泛稱。結合來看,“十樣蠻箋”特指蜀地制作的十色箋紙,主要用于書寫或繪畫。

2. 具體顔色與别稱
據明代楊慎《墐戶錄》記載,十種顔色包括: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此外,還有“松花”“金沙”“彩霞”等别稱,可能因工藝或紋樣差異得名。

3. 曆史背景與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韓浦曾以“十樣蠻箋出益州”描述其産地(益州即成都)。五代僧人齊己的《謝人惠十色花箋并棋子》詩,也印證了此類箋紙的文人雅用傳統。

4. 文化意義
蜀箋自古以工藝精美著稱,十樣蠻箋不僅代表古代造紙技術的成就,更承載了文人墨客的審美情趣,是詩詞、書畫創作的重要載體。

若需更完整的文獻記載,可參考《成都古今記》或楊慎《墐戶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樣蠻箋》的意思

《十樣蠻箋》是一本古代文學著作,用來形容胡人行為粗魯、野蠻的箋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樣蠻箋》的拆分部首是 "⺮"(竹字旁),共有7畫。

來源

《十樣蠻箋》最早出現在《漢語大字典》中,定義為“用以形容胡人行為言談粗魯之箋牍”。後來逐漸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廣泛運用。

繁體字

《十樣蠻箋》的繁體字為 "十樣蠻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十樣蠻箋的寫法可能略有區别。根據文獻記載,古代将豎直的竹字旁字頭上下分成兩段,上面是“⺮”(竹字旁),下面是“⺮”(十字旁),表示此字為箋文,同時表示“蠻”的含義。

例句

1. 這封《十樣蠻箋》寫得言辭粗鄙,不值一回。

2. 他的文章中充滿了《十樣蠻箋》的風格,完全不符合社交禮儀。

組詞

- 箋紙

- 箋信

- 箋疏

- 箋辭

近義詞

- 粗鄙的箋牍

- 粗俗的書信

- 野蠻的文字

反義詞

- 文雅的箋牍

- 優美的書信

- 溫文爾雅的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