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負有詩名而年事較高者。後亦為對詩人的尊稱。 唐 韓愈 《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詩:“詩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聯玦環。” 金 元好問 《山邨風雨扇頭》詩:“總為詩翁發興新,直教畫筆亦通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那一班鬥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借此博個詩翁的名色。”《花城》1981年第3期:“而她的白發詩翁 李老怪 已經端坐在窯洞門口的小闆凳上。”
“詩翁”是漢語中對詩人的一種尊稱,具體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定義
“詩翁”指年長且負有詩名的詩人,後也泛化為對詩人的尊稱,不嚴格限定年齡。該詞包含對文學造詣與資曆的敬意,常見于古典文學和文人交流中。
曆史出處與用法
現代擴展含義
現代語境中,“詩翁”既可特指年長詩人(如“白發詩翁”),也可寬泛指代詩詞創作者,尤其在雅集、酬唱等文化場景中使用。
相關詩詞例句
“詩翁”既是對年長詩人的敬稱,也承載着對詩詞創作者群體的文化認同,其用法隨語境靈活變化。
《詩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詩指的是文學體裁中的詩歌,翁則是指老年男子。因此,《詩翁》可以理解為指擅長寫作詩歌的老年男子,也可以形容具有詩人氣質的老人。
《詩翁》這兩個漢字的部首都是言部。其中,詩的拆解部首是讠,它共有9個筆畫;翁的拆解部首是羽,它共有20個筆畫。
《詩翁》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學、文化中。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其中有一篇名為《邶風·詩翁》的詩歌。繁體形式為「詩翁」。
《詩翁》這兩個字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在古代,詩的寫法是「詩」,它與現代字體相比,字形更加繁複。而翁的古代寫法是「翁」,字形也略有變化。這些古代寫法在今天的字帖、碑刻等文化遺迹中仍可見到。
1. 他一生寫了很多優美的詩歌,堪稱一位真正的詩翁。 2. 這位老人精神矍铄,眼中透着詩翁般的智慧。
1. 詩人:指擅長創作詩歌的人。 2. 詩集:指收錄了多首詩歌的書籍或文集。 3. 翁老:指年老的男性。 4. 翁主:指某位年長的女性。
1. 詩客:指熱衷于鑒賞和欣賞詩歌的人,與詩翁有相似的意味。 2. 老詩人:指年齡較大的、有着豐富創作經驗的詩人。
1. 幼童:指年幼的兒童,與翁相對應。 2. 詩筆犀利:指詩歌表達力強、刻畫細膩的作品,與翁所代表的老年形象形成反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