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識微知著的意思、識微知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識微知著的解釋

謂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察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新唐書·杜佑傳》:“傳曰:‘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管仲 有言:‘國家無使勇猛者為邊境。’此誠聖哲識微知著之略也。”參見“ 識微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識微知著"是一個具有深刻洞察内涵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觀察、辨識事物細微的征兆或萌芽狀态,就能預知、推斷出其未來的顯著發展趨勢或結果。它強調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預見性和由小見大的智慧。

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對其詳細解析:

  1. 本義解析:

    • 識(shí): 辨識、察覺、認識。指能夠敏銳地發現和辨别。
    • 微: 微小、細微、不顯著。指事物處于初始、萌芽、不易察覺的狀态,或指細微的迹象、征兆。
    • 知: 知曉、預見、推知。指基于觀察到的細微信息進行判斷和預測。
    • 著(zhù): 顯著、明顯、盛大。指事物發展成熟後顯露出來的、顯而易見的形态或結果。
    • 整體釋義: 能夠辨識事物細微的苗頭或征兆,從而預知、推斷出它将來的顯著發展或重大結果。這體現了深刻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2. 詞源與結構: 該成語結構為并列式(識微 + 知著),強調“辨識微小”與“知曉顯著”之間的因果關系。其思想淵源可追溯至古代哲學和兵家思想,強調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需從細微處入手。例如,《周易·系辭下》有“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的思想,與“識微知著”内涵相通。(思想淵源參考《周易》哲學)

  3. 近義詞辨析:

    • 見微知著: 與“識微知著”意義極為接近,常可互換使用。都強調從微小迹象預見顯著結果。
    • 一葉知秋: 比喻通過個别的細微迹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或結果。更側重于通過局部推知整體。
    • 因小見大: 指從小地方、小事情可以看出大問題或大道理。更側重于從具體事例抽象出普遍道理。
    • 原始見終: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更側重于從開端推演結局。(近義詞辨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4. 反義詞:

    • 習焉不察: 習慣于某種事物而覺察不到其中的問題。缺乏敏銳的觀察力。
    • 麻木不仁: 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對細微變化無感。
    • 後知後覺: 對事物發展的反應較慢,在事情發生後或發展到明顯階段才意識到。缺乏預見性。
  5. 應用與價值: “識微知著”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更是一種寶貴的智慧。它廣泛應用于:

    • 決策判斷: 在商業、政治、軍事等領域,領導者需要具備此能力以預見風險、把握機遇。
    • 科學研究: 科學家通過觀察細微現象(如粒子軌迹、細胞變化)發現重大規律。
    • 人際交往: 察言觀色,理解他人未明說的意圖或情緒變化。
    • 個人修養: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防微杜漸,預見事物發展方向。(應用價值參考普遍認知與社會實踐)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識微知著”是一個中性成語,形容通過觀察事物的細微迹象,能夠預見其發展趨勢或洞察問題的本質。以下為詳細解析:

  1. 詞義核心 成語意為從微小征兆中察覺事物本質或未來動向,強調敏銳的洞察力。例如通過市場初期數據預測行業趨勢,即體現這一能力()。

  2. 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新唐書·杜佑傳》引管仲之言:“國家無使勇猛者為邊境”,後評注為“聖哲識微知著之略”,說明古代治國者需具備這種預見性智慧()。

  3. 語言特征

    • 結構:聯合式成語(微+著)
    • 用法:多作賓語、定語
    • 近義詞:見微知著()
  4. 應用場景 適用于商業決策、醫學診斷、危機預警等領域。如企業通過用戶行為細微變化調整戰略,醫生通過早期症狀确診疾病等場景,均可使用該成語描述這種預見能力。

此成語自唐代使用至今逾千年,2020年漢典網數據顯示其仍居中文成語使用頻次前30%,說明在現代漢語中仍具生命力。如需查看更多典故應用案例,可參考《新唐書》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碧聳聳晡夕不訾之器殘酌程大位誠使偁述赤社鏦金戛玉吊樓冬除放絕風趨浮煙趕齋根據盤互荷包蛋河清雲慶合天禾役鴻儀槐燧呼韓劍頭一吷交線戲孑栖近信九合俊骨考卷昆池括結廊下餐累句雷歎了似淩勵龍鳳團茶隆重賣重暮歲難看挐音秦人驅祟尚可扇構手理水汽蜤螽酥融踏心鐵貓鐵市透視圖溫石饷物仙雀宵雨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