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愛好讀書;喜愛書籍。 宋 王谠 《唐語林·文學》:“ 宣宗 嗜書,嘗構一殿,每退朝,必獨坐内觀書,或至夜中燭灺委,禁中謂上為老儒生。” 宋 蘇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鄴侯 藏書手不觸,嗟我嗜書終日讀。”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 李馥 ﹞歷官 浙江 巡撫,性嗜書,所藏多善本。”
(2).喜愛書法和書法作品。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話》卷下:“乃作贊,手書之,留廟中,後為好事者取去。郡守夢神告之,追獲而還之廟。然則 興霸 亦嗜書也。”
“嗜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當代常以“嗜書如命”“嗜書成癖”形容極度愛書之人,如作家曹聚仁“愛書如命”的例證。網絡釋義則延續傳統,強調對書籍與閱讀的執着。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查看、2、5等來源。
《嗜書》(shì sh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為口部和心部。口部象征着口腔,而心部則代表着内心。它的拆分筆畫為五畫。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但在現代漢字中也有使用。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嗜書」,隻是在簡化字中将「書」字的「於」部分簡化為「口」,使得字形更為簡潔。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嗜書」的寫法有所不同。它的舊寫形式為「喜讀」,用得更為廣泛。在古時,人們将嗜書視為一種喜好,對閱讀有着深深的熱愛。
這個詞可以用在很多例句中,例如:
1. 他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幾乎每天都要讀上幾個小時。
2. 嗜書的人常常有着豐富的知識和廣闊的眼界。
組詞方面,與「嗜書」相關的詞彙有:
1. 嗜好:指對某種事物有強烈的喜好或愛好。
2. 書蟲:指熱愛看書、閱讀的人。
3. 文化:指人們在閱讀和學習中所獲取的知識和素養。
4. 泛讀:指快速閱讀或浏覽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内容。
與「嗜書」相近的詞語包括好讀、愛讀、熱愛閱讀等。
與「嗜書」相反義的詞語則包括厭讀、讨厭看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