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飼蠶的桑葉。 唐 陸龜蒙 《陌上桑》詩:“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採蠶葉。”
(2). 晉 王嘉 《拾遺記·員峤山》載, 員峤山 中産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霜雪覆之,始成繭。後因以“蠶葉”喻雪花。 元 徐再思 《柳營曲·和聽雪》曲:“蠶葉縱橫,龍甲琮琤,寒粟玉樓生。”
“蠶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飼蠶的桑葉
這是該詞最直接的釋義,指用于喂養蠶的桑葉。例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陌上桑》中寫道:“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採蠶葉”,描述農家采桑葉的情景。這一用法體現了桑葉作為蠶的主要食物的功能。
比喻雪花
這一含義源于晉代王嘉《拾遺記·員峤山》的典故:員峤山産“冰蠶”,通體黑色、有鱗角,需被霜雪覆蓋才能結繭。後人因此以“蠶葉”代指雪花,如元代徐再思的散曲《柳營曲·和聽雪》中“蠶葉縱橫,龍甲琮琤”,用“蠶葉”形容紛飛的雪片。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典故,可參考《陌上桑》《拾遺記》等文獻來源。
《蠶葉》這個詞指的是蠶吃的桑葉。在中國傳統的養蠶業中,蠶是以桑葉為食的昆蟲。
《蠶葉》這個詞的部首是蟲(蠶屬于蟲類),總共有6個筆畫。
《蠶葉》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合成詞。蠶代表蠶的意思,葉代表葉子的意思。
《蠶葉》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蠶葉」。
在古代漢字中,蠶葉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不過,通常蠶字的形狀是與蠶的形态相似,而葉字則是由「艹」和「十」組成。
1. 我們需要給蠶提供新鮮的蠶葉。
2. 這片桑園産出的蠶葉質量很好。
組詞:桑葉、蠶寶寶、蠶繭。
近義詞:桑葉、桑葉子。
反義詞:桑果、瓜果。
【别人正在浏覽】